2020/09/14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悦读

有声的“诗意远方” ——访漳州南山书院朗诵艺术团 ▱本报记者 陈晓云 文/供图

日前,由漳州新闻网、闽南日报社专副刊部和南山书院联合出品的“龙江夜读·古城怀想”专场朗诵会落下帷幕。南山书院朗诵艺术团10位优秀的朗读者,将漳州古城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充满烟火气的夜经济结合,从不同角度娓娓道来,共同为漳州人民献上一场视听盛宴,再次引发关注。

热爱与坚持

“静下心来,拂去喧嚣,我们就能倾听到时代静美之音。”正如南山书院朗诵艺术团成员肖江凯所朗诵的,朗诵引起我们共鸣的不仅仅是诗词文章的美,更通过朗诵者声音的“二次加工”,静下心,发现身边的美,感受平凡生活中的“诗意远方”。

南山书院朗诵艺术团,是漳州南山书院旗下的朗诵研习团队。团队队员来自各县各区,各行各业,其中有电视台、电台主播,有国家级、省级普通话测试员,有资深朗诵爱好者。他们因为朗诵这个共同的爱好,聚在了一起。

张金发,南山书院朗诵艺术团团长,朗诵艺术团的“领头羊”。从学生时代起,他就对朗诵情有独钟,“我在大学教授教师口语,也会帮学生们排演朗诵和话剧,朗诵始终在我工作和生活里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张金发笑着说。

“最初我只是想和几个爱好朗读的朋友搞个沙龙,大家闲暇时可以一起切磋交流。”张金发回忆说,没想到一招呼,半个月便聚了六七十人,于是便组建了“美丽人生”朗诵表演艺术群。后来,在南山书院负责人庄舍的邀约下,成立了南山书院朗诵艺术团,队伍也进行了一些考核,重新组建了一个相对比较专业的朗诵团队。

“制定了一些入团条件,简而言之就是‘有兴趣、有基础、有时间’。”张金发说,成立南山书院艺术团以后,朗读不再局限于沙龙形式,外出参与演出的机会多了,因此,对团队队员的要求也跟着提高了。

“在我看来,朗读的意义,在于通过有声的语言,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为观众呈现一种更有温度、更有个性、更具体可感、更立体多变的作品形式。”张金发对朗诵有着自己的见解。

条件苛刻了,并没有浇灭大家对朗诵的热爱。每次演出,不管距离多远,工作多忙,团员们总能克服困难赶来,一起共同完成演出。正是在这么一群对朗诵有着非凡热爱的人的坚持之下,南山书院朗诵艺术团一次次完成了表演: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参演闽南日报主办的长泰“田园朗诵会”;2019年1月参加省文联“青梅之约”诏安红星诗会,福建日报全程直播;2019年2月参演“南湖元宵水仙花节”;2019年6月参演“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主题的漳州市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2019年7月在龙海镇海角与漳州新闻网、长泰绿港园党支部联合举办“你是灯塔——庆祝建党98周年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朗诵会”,闽南TV现场云直播;2019年10月协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诗会”(市委宣传部主办)在漳州电视台演播大厅朗诵演出;2020年1月与高新区联办“‘芬芳漳州’水仙花海诗歌朗诵会”,同时纳入市政府三节活动之一。

诗意与归属

初秋午后的阳光斜照在窗台,九龙江微风送来丹桂的香气。周日,在南山书院里,南山书院朗诵艺术团团员正在切磋交流,探讨朗诵技巧,分享感悟。

这样的集训活动,南山书院朗诵艺术团每一两周都有一次。每周他们都会设定一个主题,让团员进行切磋交流,在一次次主题集训中,大家畅谈自己的感想,分享自己的风格,互相传递对朗诵的热爱和理解。

与此同时,在集训中,一首首作品还会被朗诵者二度创作。“诵读首先让我们加深对作品、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一起研讨的不仅是每一个字音,还包括每一个句子的结构,作品其中所包含的各种感情背景等等。就像《相信未来》当中有个存在歧义的句子,‘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在讨论停顿位置的时候,我们上网搜索了各种资料,甚至听了原作者的诵读视频,最后才搞清楚了停顿的位置和方法。”张金发说。

“每周的集训,能让我认识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让自己的朗诵更加生动。”来自长泰的戴小明只要有时间,都会从长泰赶上来,参加集训,与团友交流。“当你沉浸在朗诵时,是对生活美好的感知和传递,心也变得阳光开阔起来。”戴小明直言,加入南山书院朗诵艺术团,让他的生活变得更有“诗意”。

“很多人会在工作或者结婚后放弃自己的爱好,而朗诵艺术团则让我的爱好找到了平台,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戴小明说,南山书院朗诵艺术团正是这样一个给予人归属感的平台。在这里,年龄、职业各异的团员可以交流探讨。

远方与情怀

在这个朗诵团体里,大家是精神上的知音,又是生活中的兄弟姐妹。“在这里,最大的收获是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一群富有朝气、热爱学习、积极乐观的群体,因为志趣相投而特别开心。”结束一场活动后,一条微信,吐露了团员的共同心声。

“你问我说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我一下子想到了,我们有好几个团员是很不容易的,经常是开车一个小时以上,从县里来书院参加活动。上次水仙花海诗歌朗诵会,其中一个女队员从平和开车过来,就为了参加一个几分钟的彩排,然后再自己开车回去。还有一个队员,前一周刚从医院做完手术出来,就去参加‘龙江夜读·古城怀想’专场朗诵会了。”张金发说,“朗诵好像有一种魔力,把大家凝聚在一起。”

“作为一个学习性团体,我们的功利性不强,而更多地带有公益的性质,所以很多活动我们不管是组织或去参与都很开心,团员之间也因为志趣相投,团结和谐。”张金发说,朗诵艺术团给了大家展示自我的舞台,大家以诗会友,文化感人,给心灵一个去处。

对于南山书院朗诵艺术团今后的发展,张金发觉得他们的任务首先是文化的传承,做好阅读活动推广,其次是朗诵能力的提升,让更多的人感受朗诵的魅力,在对诵读的热爱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一步一步来吧,做这些需要时间更需要情怀。所以我们去年开始进入一些单位进行联谊交流,例如受邀去华安二实小和老师们参加朗诵交流,本来和闽南师范大学还有一个交流专场,去年因为疫情取消了。接下来我们还会考虑进入像漳州实小、龙师附小、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等相对比较大、交流条件比较成熟的单位。扩大交流,也扩大宣传。”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