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6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3版:社会

亲历汶川抗震救灾一线、执行南苏丹维和任务的联合国和平勋章获得者林和平

现身役前训练并给准新兵上“第一课”

退役老兵林和平在给准新兵讲述自己的从军经历

本报讯(林素真 文/图)9月10日上午,漳浦县大南坂新兵训练基地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参加过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2016年中国第二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战士,先后被评为“杨根思式英雄战士”、荣立个人三等功、联合国和平勋章获得者,漳浦籍退伍老兵林和平。

在宽敞的活动室里,近两百名准新兵坐姿端正,凝视前方,参加为期7天役前训练。林和平曾参加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也是2016年参加中国第二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700名战士中的一员。此次受漳浦县征兵办公室委托,前来讲授自己的从军经历。

时间回溯到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地震,林和平所在的杨根思部队迅速集结,第一时间奔赴灾区。 林和平与部队的战友们在道路不通,通信瘫痪、物资匮乏、余震不断的重重困难下,夜以继日跋山涉水,寻找住宅区,救援被困人员。从前期的抢救生命和物资,到灾后重建,直到八月底才重返部队驻地。期间,林和平见证了太多悲喜交加的画面,一旦救到人,大家感动得欢呼。

南苏丹,这个非洲大陆最年轻的国家。2015年12月,受联合国指派,林和平所在杨根思部队整建制营执行国际维和任务,维和期间要完成长途巡逻、武装护卫、保护难民营的安全等工作。在离开营区之前,林和平和众多的维和战士一样,签生死状。

林和平说,他永远忘不了2015年12月7日那一天,他所在杨根思连空降南苏丹(朱巴)机场的场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还不相信世界上还有如此简陋的机场,南苏丹首都朱巴的机场连水泥路都没有,他们的飞机就在机场的土路上着陆。“我想象过南苏丹的情况肯定很糟糕,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现实远超自己的想象。”林和平讲到动情处,又停下来和准新兵们互动,和南苏丹相比,我们的生活很幸福!

2016年7月8日,南苏丹内战再次爆发。当时,林和平所在的营区附近打得最激烈,由于担任军械员兼连队突击车高射机枪手,位置处在最前沿,他的突击车离出事的105号车不到100米,随时都能听到子弹从头上呼啸而过。在这场交火中,他的两名战友为了维和事业永远地离开了。

“离开祖国方知强大,中国国旗就是中国人的尊严,守护好国旗是我们维和战士义不容辞的任务。”在动荡战乱的地区,中国国旗永远悬挂在最显眼的位置,它也是最安全的通行证。

课堂的最后,林和平引用杨根思老连长的一句话作为寄语,与准新兵们共勉,“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听了老兵林和平的故事,我感到中国军人真的很了不起,要向老兵们学习,力争当一名优秀的战士。”今年刚满十八周岁的准新兵王子扬表示他今天深受鼓舞。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