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5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收藏

一张一九五四年的识字证书

识字证书

⊙彭宝珠 文/图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四次大会决定,每年9月8日为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LiteracyDay),旨在动员全世界人民重视文盲现象,最终达到增进人际沟通,消除歧视,促进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其实我国于1950年至1955年就掀起了第一次扫盲运动,先后有1亿多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我舅舅也不例外,他在1953年参加了业务扫盲班的学习获得了《识字证书》,并且将这张证书珍藏起来,完整保存至今。

舅舅曾参加过解放东北的战役,又辗转厦门当过三年警卫,1953年转业被安排到铁路管理局工作。由于家庭贫困,舅舅没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他不认识几个字,很难胜任领导安排的工作。上学读书识字一直是舅舅梦寐以求的愿望,一次偶然的机会,舅舅听说单位开设了业余扫盲班,他积极报名参加,如饥似渴地利用休息时间刻苦学习,背生字,在手心写生字……经过将近1年的培训,舅舅顺利毕业,获得了这张《识字证书》。

这张《识字证书》长26厘米,宽18.4厘米,四周圈有边饰花纹,上方中间处印有毛泽东头像,头像左右各有1面红旗,证书的中央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底下印有列车图案和铁路标志。证书右侧边沿上,有一行已被裁成两半的字体,可见此证书肯定还有另一半存根。边饰花纹内部,右侧印有“识字证书”4个大字,下边印有该证书的序号,接着印有和写有“李超和现年36岁参加速成识字学习,经过考试合于扫除文盲标准。”此证颁证日期为“1954年8月23日”,并在证书的左下方,盖有“哈尔滨铁路管理局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的朱红色印章。

另外,在这张证书的背面,还印有成绩表,用黑色钢笔记录了“认字××个、阅读××分、写作××分”这三项内容(具体数字因年代久远,已难辨认),可见当时扫盲班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这三项。

当时,舅舅对这张证书十分重视,并且在“扫盲”结业后,立即回家订阅了一份报纸,每天都要大声读报,以巩固学习成果,慢慢地将阅读书报杂志视为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寄托,也正是从那时起,这张证书被舅舅当作纪念品珍藏起来。

这张《识字证书》的背后隐藏着舅舅精彩的识字故事,是一段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资料,也是当时扫盲运动的真实见证,让文盲的舅舅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从不识几个字的小职员,蜕变成为知书识字的管理层干部,深深地改写了舅舅的命运。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