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误会赢民心
三十三团进驻石美地区后,先驻军流传村,随即派出部队追歼张贞残部,打击敢于顽抗的地主武装。三十三团挺进至埔美村,派出小股部队从埔美村挺进杨厝村,当时,两村正在武装冲突。杨厝村的村民远远看到一队扛枪的人马向杨厝村行走,立即鸣枪示警。红军以为是发动地主武装,于是,在埔美村民的带领下,从过井社迁回包抄,攻破炮楼,不消几个钟头就占领杨厝一带。
起初,村民非常害怕,担心会被烧光、杀光。没想到红军了解到事实真相后,与当地开明人士握手言欢,进驻杨厝村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从此,群众开始对红军有了正确的认识。
田里中共地下交通站
田里中共地下交通站,位于龙溪、同安、海澄三县交界处的角美重要地理位置。田里交通站主要任务有:一是负责转送巽玉一后溪的往来情报;二是调查国民党军队的布防情况和武器装备;三是对角美的地主武装(水上纵队)的头目进行策反。这三项任务都完成得很出色。王启鹏、戴双龙等男教师参与了情报传递工作,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把字条藏在鞋底等隐秘处,往返于后溪和巽玉之间。
功勋事迹
①刘惜芬,厦门市人,原鼓浪屿博爱医院女护士,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迎接厦门解放,被选派打进厦门国民党海军司令部,搜集军事情报。被捕后,受尽严刑拷打,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厦门解放前一天,被残酷绞死,英勇就义,年仅25周岁。
②陈庚申烈士,原厦门大学学生,参加解放安溪战斗被捕,受尽酷刑,敌人用铁丝穿过他的双手,惨不忍睹,他横眉冷对,不为所屈,赴刑场时,沿途高唱革命歌曲,高呼革命口号,慷慨就义。
③康亚宗,小学生,年仅13岁,担任解放军海上练兵小教练,驾船运载解放军渡海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
④一门忠烈血洒鹭江。张水锦和丈夫黄进川带领三个儿子黄驴、黄富足、黄长义,用自己的两条船运载解放军渡海攻打鼓浪屿,不幸两条船均被敌炮击中,全部牺牲。
⑤田里社的革命烈士王生财是受到革命思想熏陶的学生中杰出的代表之一。1928年,王生财出生于田里社,1945年,他成为角美中心小学的第三届毕业生,之后转到集美中学就读,在从事地下工作的老师的教育引导下,他很快成为一名积极的学生干部,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王生财索性放弃学业,毅然加入闽中游击队,转战晋江。1949年,年仅21岁的王生财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