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晗)12月5日和6日,“两岸一家人·‘偶’们共传承”两岸青少年木偶传承研学营活动(漳州站)在南靖县书洋镇田中村举办。本次活动形式创新,以“木偶戏”非遗研习为主线,运用“研学+”的形式,即“研学+景区”“研学+非遗”“研学+两岸青创”等,在知识性、生动性和体验性上下功夫,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本活动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承办,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漳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分行、建发国旅集团(建旅国际集团)协办。
开营仪式精彩纷呈,木偶互动寓教于乐。开营当天,漳州木偶头雕刻非遗传承人杨君炜现场展示、教学木偶头制作过程,泉州木偶剧团的提线木偶戏传承人夏荣峰展示和教学提线木偶的内部结构,泉州木偶头盔制作者吴伟宏带来精美的木偶头盔作品。随后,学员们进入木偶研学大课堂,在龙昌楼聆听国家级木偶非遗传承人李智杰讲解漳州布袋木偶发展历史、传承与创新、木偶不同角色的区别及演绎形式。
夜幕降临,红灯笼高高挂起,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土楼之夜”正式开启。漳州木偶剧团带来北派经典剧目《大名府》作为开场节目,随后,晋江木偶剧团和漳州木偶剧团分别表演了布袋木偶剧目《公子游》和《比艺招亲》,泉州和漳州的木偶剧团还带来木偶书法、木偶变脸等精彩演绎。研学营“土楼之夜”在暖意满满的篝火晚会和绚丽多彩的烟花秀表演中圆满落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特别采用“线上互动交流、线下主题研学”的创新方式,邀请在大陆的台湾青少年参与互动体验。通过共同学习、互动交流,增强两岸青少年的情感连结和文化认同,打造台湾青少年登陆的“第一家园、第一课堂”。在宣传方面也做到“线下有规模、线上有声势”,让两岸青少年在感受闽南非遗文化的同时,也领略“全福游、有全福”的美好。借此活动在闽台青少年群体中培养更多木偶戏“粉丝”,切实推动两岸民众感受两岸的文脉相通、血缘相近,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据悉,本次研学活动于福州、泉州、漳州、厦门四地巡回举办,11月21日~22日首站福州场圆满开幕,第二站泉州晋江站11月28日成功举办。漳州站是此次研学营的第三站,“偶”们一起走进漳州,走进百年龙昌楼。在行程安排中,巧妙结合主题串联景点,设置了“木偶带你游三坊七巷、木偶带你游五店市、木偶带你游土楼、木偶带你游嘉庚文化”等环节,以点带面,提升非遗旅游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