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戴岚岚)近日,教育部召开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分别就学校体育和学校美育“十三五”期间的一些进展情况作了介绍。
体育方面,王登峰从学校体育的政策体系建设、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改革,以及学校体育推进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介绍。王登峰认为,“十三五”期间,整个体育政策体系的构建和推进是最大的一个亮点。也就是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学校体育片面的认识,把它作为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一个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地位和价值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教学改革方面进一步深化。继续延续了“十二五”期间关于学校体育教学“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模式。“一校一品”就是一个学校有一个运动项目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会和掌握。“一校多品”,就是一个学校可能有几种运动项目,供学生们选择,每个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做到学会、做到经常性地训练和比赛。目前,教育部已经开始布局并且逐渐推广校园篮球项目、校园排球项目、校园网球项目,还有校园冰雪运动项目。
王登峰介绍了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十三五”期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的数量从50.2万人增加到59.5万人,增加了9.3万人。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培训了1万多名国家级骨干教师,同时对农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或者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专门培训了10万名体育教师。
王登峰说,现在全国各地各校普遍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大中小学每年都要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监测,教育部每年要对各地上报的数据进行复核,复核的人数每年都超过20万人。同时,初中和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都把体育学科纳入其中。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都已经普遍推进了体育中考,实现了全覆盖,所有的地方在中考里面都要考体育,而且体育的分值从30分到100分不等。
王登峰在介绍学校美育工作情况时表示,“十三五”期间,一是美育的地位和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明确。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美育的功能,在学校的美育教育中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二是关于教学改革。“十三五”期间,艺术课程的开课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艺术教育的资源,做到了全覆盖,而且艺术教育中,帮助学生学会一两项艺术特长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也逐渐普及起来。这是在整个教学改革方面“十三五”期间取得的重要的进展。第三,条件保障方面。从师资队伍建设来讲,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在“十三五”期间,由59.9万,也就是将近60万,增加到74.8万,这个增长的数量和幅度超过了体育教师。在美育器材保障方面,目前小学的艺术器材配备达标率达到95%,初中达到了96.12%,高中达到了93.26%,这个比例也超过了体育的达标率。所以,美育在“十三五”期间的进展可以说比体育还要迅猛。目前,教育部正在制定高中的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标准。第四,关于评价方面。美育已经全面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跟体育是一样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已经有9个省开始美育中考改革试点。第五,关于机制方面。目前,教育部跟文旅部、跟国家的艺术院团都有了非常多的合作,包括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包括“种文化、结对子”活动,也就是艺术家们跟我们学校结对子,帮助学校开展艺术教育。另外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这几年也在不断地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和传承校,能够把中华优秀的艺术在我们的学校美育课程中有更多的体现,这些都是学校美育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