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9版:教育周刊

新高考迎来考前“调适期”

⊙本报记者 戴岚岚 文/供图

厦门双十中学漳州校区高三英语备课组着手调整复习策略,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作为重要的任务。

12月16日,厦大附中正在举行高三年级月考。

2021年,福建省作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将实行“3+1+2”模式,考试科目、考试方式、计划编制、志愿填报和录取模式等都有重大改革调整。为了使考生熟悉考试、志愿填报和高校了解录取的流程及基本方法,尽早发现新高考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评估和研判,我省计划于2021年1月23日至25日举行2021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当前,距离新高考适应性考试仅一个多月时间,我市各校准备情况如何,记者就此走访了部分学校。

选科更灵活,行政班与走读班相结合

新高考“3+1+2”模式下,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以下简称“1”),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2门(以下简称“2”)。

虽说“3+1+2”模式下理论上有12种选科组合,但各校的具体安排却不同。记者了解到,漳州部分高中选课走班组合情况如下:漳州一中、二中、三中12种;厦大附中10种;双十漳校9种;龙海一中12种;漳浦一中12种;长泰一中10种;平和一中6种;南靖一中12种;诏安一中12种;云霄一中12种;华安一中8种;东山一中12种;东山二中8种等。

会出现没有12种选科组合全开的情况,与各校的学生数、学生选择组合具体情况有关。以厦大附中为例,该校选择物地政、史化地这两个组合的学生只有一两个,为了更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学校与学生协商后,学生决定改选其他组合。“在选科时,学生意愿放在第一位,如果学生坚持要选择自己原来的组合,我们也会尊重学生的意愿。”厦大附中高三年段段长蔡敏表示。

记者了解到,根据选科情况,我市各校上课时采用行政班与走读班相结合方式。行政班就是相对固定班。各校根据“1”的选课情况,按照物理班和历史班分行政班,“2”则进行走班。例如,某班的学生都是选择物理,那么他们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科目在同一班上课,其他2门选考科目再进行走班。大部分学校均采用该种模式。

该模式的教学,使得走班建立在行政班的基础上,可减少走班的占比以保证教学秩序,便于教学管理,同时,也可充分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能够有更适合的选择。

各校积极行动,复习更有针对性

11月25日下午,2021年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工作视频会在省教育厅召开,对全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工作做全面部署。一段时间以来,我市各高三年段为了让学生适应新高考,做足了准备。

记者了解到,11月26日厦门双十中学漳州校区举行了“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解读会,高中部所有老师参加会议。会上校长胡少吴从考试科目、考试方式、计划编制、志愿填报和录取模式五个方面进一步解读了新高考适应性考试。会后,高三年段随即召开年段教研组会,各学科组结合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教学转型提出的新要求,分析当前复习备考的形势、任务和方向。

这只是一个缩影。事实上,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高考,各校都在积极行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各校都不甘示弱:教师高考备考工作会、教师考前培训会、学生高考备考动员会、备课组长例会、年段教研会……通过一系列举措,及时研究考试命题方向、考试重点内容、每科试卷的难易程度等,调整教学进度和复习策略等。

漳州一中副校长杨振华表示,适应性考试是方向标,是预演,亦是压力测试。待到适应性考试后,对明年高考的命题等就会更加明朗,届时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复习策略的调整,会更有针对性。

学生参加模拟考试,提前适应新高考

12月14日至16日,厦大附中的高三年学生正在参加月考。此次的月考,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有点特别。这是由于此次月考跟以往的月考不一样,考试历时3天,在考试时长、题量、题型、考试范围等方面都参照新高考适应性考试的要求,让学生进行模拟考试。

据了解,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时间安排在2021年1月23日至25日,共计3天。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数学和外语2个科目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政治、生物6门选择性考试科目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

而本周五和周六,漳州一中同样有组织高三年的模拟考试。只是漳州一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3天时间压缩至2天。像漳州一中、厦大附中这样,根据教学安排,组织模拟考试的学校不在少数。

除了这样的“大考”,还有“小考”。记者了解到,部分学校还有以各学科为单位,进行周练。周练即每个学科根据自身的复习进度,进行每周一小考或者练习。无论是考试还是练习,卷子的内容都是对标新高考的要求。通过“大考”加“小考”让学生在反复考试和练习中,适应明年的新高考。

高三年学生林凯昕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以来的“考验”,自己对新高考的担心已经减少了许多,不再像去年自己高二选科时那样焦虑。“目前第一轮复习已经结束,将进入第二轮复习,相信我会越来越有信心。”林凯昕说。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