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谢汉杰 文/图)“小朋友们,这些玻璃钢雕塑呈现的是以前农民爷爷使用大牛犁地耕田的场面。”“这间小房屋原来是牛舍,现在利用它的墙壁画上这幅可爱的母牛和牛崽图。”1月19日,在东山县樟塘镇港西村陶斋学堂文化园农耕走廊,幼儿园老师带着一群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参观牛雕牛图。
“牛是咱农民的好朋友,以前全靠牛帮助犁地耕田,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土地流转集约经营,现在东山罕见使用耕牛犁园耙地。因此,去年初港西村在建设陶斋学堂文化园时,注重打造农耕农具走廊,突出了‘牛’的特色和奉献精神。”陶斋学堂文化园负责人林松峰说,文化园的牛雕、牛图等项目,旨在寓教于乐,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既让学生们观赏以前耕牛犁园耙地的场景,又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识,从小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