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7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6版:九龙江

当红色遗址 坐落在优美的生态中 ▱何 也

平和县长乐乡是客家聚集地,为闽粤三县交界所在。这里山岭连绵,莽莽葱葱,丰富的绿色资源成为当地最为耀眼的生存与发展新姿态。来到长乐乡的集镇上,蓦地进入你视野的一排排崭新楼房,会与你在途中领教到的那满眼的苍翠形成视觉上的反差,这样的现代元素无疑撞了一下你的心尖。如果面对的是你这样敏感的外来客人或走基层的记者,乡党委书记涂来顺在提到当地的发展时,就一定会对你强调说:“我们将围绕绿色发展这一主题,以绿色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脱贫产业,推动乡村振兴。”乡长林志伟会介绍说,长乐乡正在实施全域无死角的互联互通交通网络,在村村通水泥路的基础上,规划实施连接永定道路、云平高速,打造长乐到厦门、漳州、龙岩一小时经济旅游圈,形成村村相联、路路互通的便捷交通网,把长乐建设成为平和闽粤开发交流的桥头堡。云平高速通车后,革命老区就结束了境内无高速的历史,为山老区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长乐乡的资源是绿色。若你打开地图,在交通便捷的今天,这个闽粤三县交界所在,还有打造长乐到厦门、漳州、龙岩一小时经济旅游圈的潜在优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绿色经济是你触摸得到的,只是旅游圈呢,给一个边远的地方规划出这样的大蓝图,底气何在?

在新民主革命时期,长乐乡是一片热土,是一个被誉为“八闽第一枪,福建井冈山”的地方。坐落在境内的平和暴动纪念馆、平和暴动烈士纪念碑、将军洞、南委电台、陈彩芹故居、罗明办公遗址等二十多处红色革命遗址。游客参观这些红色革命遗址,倾听血与火时代洪流的回响,红色旅游文化的丰富资源将在这里得到生动的表达。涂来顺说:“过去,我们着重在保护红色遗址上下功夫,今后,我们还将打造成为可观、可感的精品旅游线路。”

与这些革命遗址相呼应的,是长乐乡风光旖旎的生态水系。10多公里长的梅潭河穿越长乐乡全境。集镇区沿河两岸的千米大堤由条石砌成,拦河坝给予集镇区一道舒缓的水域,与蓝天白云、翠绿山景相映衬,游客站在横跨两岸的大桥上,在水流、鸟鸣声中入诗入画,领受来自大自然与人文交汇的另一种熏陶。

长乐乡打造的是“一廊四区八节点”的生态水系,把红色遗址与生态景观形成完美结合。光这个项目就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2017年8月份开工建设,将梅潭河沿岸人文融入红色、客家民俗等文化氛围,打造原生态魅力河道与红色景观廊道。

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再造与整合——这样的“文创”,其成效十分明显。长乐乡党委副书记林明达说:“独具特色的红色元素串点成线,盘活了当地的红色资源,每年吸引各地成千上万的民众前来瞻仰参观学习。”吃红军饭、走红军路,成了民众喜闻乐见的旅游项目。

长乐乡为创建宜居村镇,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治污长效机制,垃圾日清保洁、污水处理、水土保持、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土地复垦等,生态效益持续向好。所施行的精准扶贫也促进了宜居新村建设,通过扶贫帮扶与项目带动,村道硬化,架设太阳能路灯,使得重点革命老区基点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通过培育富民产业,盘活抛荒地,发展特色农业及中草药种植,积极融入周边旅游线路,开发红色山村游等一系列扶贫造血举措,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多年的贫困村因此迈上一条小康路。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