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再漂亮也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再高端也只能“空转”。
“综合性的城市开发,才能让一座城市真正迸发出活力。”蓝田经济开发区从“活力产业、生态文明、健康生活”战略定位出发,开始了由单一生产性工业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由项目管理向城市管理的转型之路。
修路架桥、强基拓建成为蓝田经济开发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推进“产城融合”的破题之作。
如今,连接蓝田园区和朝阳园区的跨漳龙高速联东大桥工程已建成投用,贯穿蓝田园区和龙文园区的北环城路西段即将全线贯通,两条东西及南北走向的大容量、快速度大通道北环城路与东环城路即将实现成功连接,纵横交错的路网如血管般,随着城建的声声律动而不断延伸。
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开展的交通秩序专项整治、道路“亮丽”工程等系列行动,帮助蓝田经济开发区在交通安全、市容市貌方面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改造和提升,为市民点亮20公里路灯的同时,也擦亮了“不夜城”的崭新名片。
此外,蓝田经济开发区在全市率先试行“环保管家”工作模式,开展专业第三方协助治理试点工作,构建起覆盖全园区1000多家入驻企业的环保网络,并与环境集团联合建立“环卫+园林”模式,对园区绿化进行提升,“十三五”期间绿化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
积极探索第三方市场化服务企业,通过秉持“共建、共享、共治”的理念,以“线上智能化工具+线下技术服务+大数据”为模式,蓝田经济开发区还精准匹配专业技术团队,创新推出爱企“安全管家”、爱企“环保管家”、爱企“城市管家”、爱企“市政管家”,量身定制企业、园区安全、环保、城管、市政等方面问题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亮亮堂堂、安安全全”的园区环境。
在不断改革攻坚勇当“探路者”、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蓝田经济开发区还积极投入到各项便民服务的建设中,共建成幼儿园20所、小学3所、中学1所、大专院校1所,吸引了总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的宝龙广场大型城市综合体入驻,并配套有高端民办养老机构、月子中心等服务设施,打造出龙文区公交枢纽中心。
在如“绣花功”般精细的创新管理下,蓝田经济开发区成为漳州“产、城、人”融合度最优的开发区,“十三五”期间工作、居住人口由6.4万人增至8万人,增幅达20%。
本版文图由 蔡柳楠 王思亮 林诗婧 罗益泓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