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3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10版:文化走廊

闽南话保护与传承

⊙陈预果

闽南话而今作为“方言”,传布于东南沿海福建省南部、祖国宝岛台湾省,广东潮汕地区,东南亚各国,海南省和大陆地区各方言岛。

历年来对闽南话,特别是音韵学的研究大有人在,延续不断。远的不说单从近代,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泉州人黄谦《汇音妙悟》传布,分文、白读音以泉州音呼读,极受大众喜爱,还有连阳、廖纶玑《拍掌知音》。

经过十八年,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漳州人谢秀岚《十五音》,后增补新订《汇音雅俗通十五音》传布,影响极大、受众极广。根据已故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典诚回忆的说法: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闽南塾师每人桌上要备办一部漳州谢秀岚八卷本《十五音》韵书以备不倒;不会被人家问倒和生字难倒。由此可见谢秀岚《十五音》影响之广大,不但闽南地区、潮汕地区流行,台湾省和东南亚各国极具影响传播,促成后来成书的《台湾十五音》《潮汕十五音》《新加坡漳州音词典》等著作都受其影响而成书。

何为《十五音》?它是按古汉语要求,保留入声字入声音,不载轻唇音:f,舌头音:zh、ch、sh。符合清代学者戴震:“古无轻唇音,古无舌头(翘舌)音”说法。而只用十五个代字做声母:柳Ⅰ、边p、求g、去K,地d、簸b、他t,曾z、入r、时s、英y,门bb、语gg、出c、喜h。四十八个字做韵母。七个声调:东1、同2、懂3、冻4、洞5、督6、独7。旧调代字:君1、群2、滾3、棍4、郡5、骨6、滑7。

《十五音》声母只用十五个代字,非常简洁,不比汉语拼音方案:26个声母。因为受到语言读音的影响,现代研究者把“十五音”增加“十七音”,韵母“八十个、九个”音调,实际也不打破或改变《十五音》使用的方便。

研究闽南话读音从古至今大有人在,上世纪70年代时期,厦门大学中文系、方言研究室着手编著《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发行。这是一部由专家学者编著,在《现代汉语词典》基础上,普通话、闽南话对照的“闽南话词典”。这部《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自成书以来,是一部海内外极负影响力的著作。更促成后来周长揖编著《闽南方言大词典》,林宝卿《闽南方言常用字词典》、林宝卿《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陈正统《闽南话漳腔词典》,近年来李熙泰发现、不知著作者《渡江十五音》等著作的成书。

厦门大学中文系、音韵学专家学者黄典诚虽然没有署名,但是大家都公认他是《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的主编。他也为闽南话源流做过很多考证文章,书写文献资料,可谓之功不可没。

他曾经著文说:闽南话文、白读音,特别是“文”读音,可要根据梁朝、陆法言《切韵》,虽然说《切韵》已经难见此书(失传),唐代学者在《切韵》基础上编著《唐韵》,宋代学者陈彭年在《唐韵》基础上,另编《广韵》。宋代学者丁度(出家人)又在《唐韵》《广韵》基础上增加字数,整理反切音用字,编著《集韵》。

《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文读音,就是根据丁度《集韵》拼注读出来的,这部书还有设置“闽南话拼音方案”,包括词语对照,非常方便拼读查阅。

之所谓:“华夏正音,唐宋雅韵”,而今完全可以在闽南话文读音,古韵悠扬地体现出来。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