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唐小玲 黄建和 文/图)一阵阵稚嫩的童声传诵红色故事,一首首方言童谣唤醒浓浓乡情。4月14日,华安县实验幼儿园不时传出一阵阵有趣的闽南语童谣吟唱声。
原来,这是老师在进行闽南童谣《共产党 真正好》的教学,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围坐在老师身旁,跟着节拍,配上一些动作,生动活泼地吟唱闽南语童谣。
“这样的画面,每天都会上演。”华安县实验幼儿园园长郑晓华介绍,“这些朗朗上口、诙谐风趣的闽南语童谣是园里老师们自编原创的。”
秉持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的信念,华安县实验幼儿园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从家园、安全、卫生等八个主题入手,融入本地特色的土楼、咸水鸭等元素,共同撰写了40首原创闽南语童谣作品,编辑成一本《阮的囡仔歌》,作为园本特色课程的教材。
“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孩子们喜欢童谣、喜欢讲家乡话闽南语,感受童谣乐趣的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养成、安全意识等。”老师们将童谣在区域活动、小太阳播报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传唱活动,让孩子们随时随地接受闽南语文化的熏陶。
“不忘祖宗言,永记故乡音”。闽南语历史悠久,有“古汉语的活化石”之称,闽南文化保护的重要载体和对象。但如今,闽南语逐渐在年轻一代中“流失”,会说闽南语的孩子越来越少。
“以童谣为载体,推动闽南语进校园,既继承创新了童谣文化,又保护普及了闽南方言,也让闽南传统文化后继有人。”《阮的囡仔歌》编写顾问邹志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