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5年后,很多二孩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了,二孩对于家庭的影响如何?是否如愿为家庭带来更多的欢声笑语?
二孩带来的快乐
2014年,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单独两孩”新政自条例公布之日起启动,审批时限为15个工作日。
自从福建省“单独两孩”新政启动之时,李先生和杨女士就计划着再生一个娃。“我和我爱人都算特别喜欢小孩,爸妈对于再生一个孩子也表示很认同,在看到福建省启动‘单独两孩’新政时,符合条件的我们就开始备孕了。”李先生告诉记者。
2015年,李先生的第二个女儿诞生了。自诞生之后,全家人对这位“小天使”可谓是呵护有加。高级奶粉、专人照料、24小时呵护已经成为“小天使”的日常配备,高配置婴儿车、品牌童装从小就围绕在李先生的小女儿身旁,甚至于在父母没空带小孩的时候,李先生四年级的大女儿也要学会哄自己的妹妹。
“那段时间,虽然为了带小女儿,也为了孩子的奶粉钱,整个生活节奏加快,日子也变得忙碌起来,但每天回家都可以逗逗小女儿,还是幸福感满满的。‘小羊娃’的出生确实是给了家里不一样的生机。这样的小孩生活,是那些独生子女家庭所体会不到的。”李先生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李先生还回忆起2017年一家四口外出游玩,读六年级的大女儿和刚满两岁的小女儿在草地上追逐打闹的场景。更让李先生感到高兴的是,大女儿因为小女儿的诞生变得更加懂事了,换尿布之类的“高端操作”还没有学会,但是调试奶粉、单独带娃的小技巧早早就学会了,平时也会帮李先生带娃。
二孩带来的烦恼
对于父母来说,给予孩子的爱都是100%的,但是当被爱的孩子从一个变成两个之后,没有哪位父母敢说我给两个孩子的爱分配得刚刚好。
2020年,李先生的大女儿已经在读初三,而李先生的小女儿刚上中班。叛逆期的到来加上父母给予小女儿过多的呵护,已经让大女儿觉得,李先生是不是已经不爱自己了。为此,之前在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变成了叛逆期的青春期少女,李先生家里的争吵也变得多了起来。
“去年的每一次争吵,几乎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候就是为了多玩一会儿游戏,有时候就是为了跟同学出去多玩一会儿,但是说到底还是因为叛逆期到了。”在李先生的回忆中,似乎觉得大女儿的大吵大闹只是因为叛逆期的到来。
直到初三的一次家访,大女儿的班主任提醒李先生大女儿总是上学迟到,李先生这才告诉老师:为了接送小女儿,大女儿都是自己去上学的。“小朋友很乖的,现在读初三的她也需要多跟家人沟通,得到家人的关爱。虽然她初三有一定的独立能力,但你们连上学都让她一个人去,而要全家出动送小女儿上学,我觉得不妥,这样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太偏爱小女儿了。”在老师的提醒下,李先生也发现了自从小女儿出生之后,对于大女儿的关注确实也少了很多。
二孩的家庭教育
二孩政策的到来,为很多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也带来了不少的难题烦恼。如何做到让二孩为家庭带来更多的欢声笑语,让难题烦恼变得更少,也是很多二孩家庭应该认真思考的。
李先生回忆道:“大女儿上了初中后,家里觉得她可以独立了,本来是要把她送到寄宿学校,然后全心照顾小女儿。”大女儿早早就会帮忙带娃的表现,让李先生觉得大女儿应该能够独立了,于是将更多的关心呵护给到了小女儿。“那次老师的家访确实也是提醒了我,我们家没有给两个孩子同等分量的爱护,但之后还是会想办法把爱分两份,给两个孩子一人一份。”李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很多二孩家庭出现家庭矛盾,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父母的爱分配不均。不少父母认为老大已经受父母疼爱多年,应该把更多的爱投入到老二身上。再加上很多二孩家庭的老二会以老大为鉴,为了躲避不必要的批评,对父母“察言观色”的能力更为突出。
在后来,李先生和杨女士听取了很多二孩家庭父母的意见,决定对两个孩子的爱采取“一碗水、要端平”的方法。原先的“你作为姐姐,妹妹就算捣乱,你也应该要让着她”“你看看妹妹多乖,哪像你一天天不让我省心”等偏爱小女儿的话语都从李先生和杨女士的口中消失了。“我们对于两个孩子的教育算不上有多突出,但从我们自身教育孩子的角度出发,我们觉得家里有两个孩子,只要把给的爱端平分配均匀,家里的欢声笑语肯定会比难题烦恼多很多。”李先生告诉记者。
在两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要将一份爱分成两份端平以外,父母更应该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并清楚了解孩子是怎么想的,并给予足够的鼓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父母应找出孩子的闪光点,并加以培养,而不是拿孩子的缺点来跟别人比,这样既不尊重孩子,也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