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开一瓶冰镇饮料喝上一大口,但饮料中的糖分摄取过多却容易长胖。当“戒糖”“抗糖”已然成为当代人最热衷的健康风潮,伴随而来的是“无糖饮品”的兴起,“无糖饮品”看似完美地弥补了这个“会胖”的缺点,成为“新宠”。那么“无糖饮品”真的不含糖分吗?真的对身体没有任何负担,可以“放心喝不长胖”吗?
“新宠”:“无糖饮品”受年轻人青睐
随着越来越多拥有健康理念的人们讲究摄入少糖,不少商家跟上了人们对健康与营养追求的步伐,陆续推出了“无糖饮品”。
记者走访市区几家超市,饮料区的货架上摆放着不同品牌的“0糖”“0脂”“0卡”等饮品,不少年轻人正在选购。“这些饮料大部分都喝过,一般会选择‘无糖’或者‘低糖’。”“90后”的许小姐是一名“饮料爱好者”,她拿了一款常喝的“无糖茶饮”说道。近年来“无糖饮品”层出不穷,它们相对奶茶、碳酸汽水等高糖饮品更健康,更吸引年轻人。不过许小姐坦言,在购买时并不会仔细看配料表,而是“哪款包装新颖买哪款,哪种口感好就回购哪种”。其实包括许小姐在内的很多消费者,购买饮料时通常只注意包装、宣传以及口味等,对于产品配料表、营养成分表很少关注,所以并不清楚宣称“0糖”是不是真无糖。
在一些咖啡店、奶茶店,一些饮品可以选择“无糖”或“不另加糖”。
记者在某网红饮品店点单小程序看到,“甜度”一栏显示,除了能选择“多甜”“标准甜”“少甜”“少少甜”之外,还设有“不另外加糖”选项。正在点单的沈小姐每周约有2~3次的“饮料时间”,“从饮料中摄入过高的糖分就容易发胖,不另外加糖或者无糖对我们而言真是福音。”“无糖饮品”相对其他甜度更加清淡不甜腻,既喜欢喝饮料又注重身材管理的沈小姐表示,购买饮料时通常选择“无糖”,可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有些健身教练也会推荐饮用‘无糖饮料’,身边朋友也会选择‘无糖’。”沈小姐补充道。
不过喝过“无糖饮料”的消费者也提出疑惑,有些饮品明明选择了“无糖”为何口感还是“甜的”?
真相:“无糖”并非绝对“零糖”
在“戒糖”风潮下,很多商家借势打出“无糖饮料”的旗号。但饮料的无糖并不意味着不甜,也不意味“0添加糖”,而是含糖量较低或是找到替代糖的低热量物质。
新华网的一则科普微信指出,标注“不添加蔗糖”的产品虽然未添加蔗糖,但有可能加了糖浆之类的浓缩糖液或其他糖替代品。此外,纯天然果汁即使未添加任何糖,但本身也含有糖分。虽然市面上一些饮品上标注着醒目的“无糖”字样,但它们的配料表里含有赤藓糖醇、木糖醇、甜菊糖苷、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字样,这些属于“代糖”。
根据国家标准,食品中糖含量低于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即可标注为“无糖食品”,因此就算是“无糖饮料”,也很难做到真的零糖零卡,不甜、无热量。
提醒:“无糖”虽好,不可“贪杯”
相比于那些高热量的含糖饮料,“无糖饮料”所采用的“代糖”热量和糖确实要低得多,如作为天然代糖的赤藓糖醇其热量只有蔗糖的1/10。不过专家表示,一些“代糖”甜味剂多为非糖类物质,虽然在代谢过程中不受胰岛素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食用并没有大问题,但不代表可以把这类“无糖饮料”当水喝。
在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报道中,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张国华表示,虽然科学使用甜味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很多消费者也认为,喝无糖饮料肯定比普通饮料更为健康,但实际上,很多甜味剂虽然比蔗糖能量低,但同样也是含有能量的。喝含有果糖的饮料虽然短时间内血糖不会升高,但长时间喝也会让体内脂肪堆积。
专家表示,在控制摄入量的前提下,低糖饮料优于高糖饮料,白开水优于各种饮料,日常生活中要减少各类饮料的摄入,养成主动、少量、多次的饮水习惯。
☉本报记者 韩 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