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坐公交车时,遇到一名大嗓门的乘客,一路上电话讲不停,其他人被迫成了他的“听众”,乘客对此举动非常反感。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人可能都曾有过类似的遭遇。
与这遭遇相似的,还有大庭广众下拿手机放歌的,骑摩托带着音响的,餐厅里大声划拳的等等,这些行为都是缺乏公德心的表现。
我们生活在社会里,这是一个公共的环境。每个人虽然都是独立的个体,但相处在一起时便要考虑他人的感受。2018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在乘客行为规范方面,规定乘客不得有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等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秩序的行为。2019年5月15日,《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实施,其中大声外放视频或音乐被列入不文明乘车行为,甚至可能被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在公共场所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倘若每个市民都不注重个人的这些细微行为,就会影响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在公共场所,每一位市民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喧哗扰人,共同维护好城市的文明环境。
■徐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