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1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10版:文化走廊

吃鱼吃肉 也要咸菜甲

——闽南俗语解读之五十六

⊙张亚清

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人们普遍贫穷,闽南地区许多农民便把自己种植的芥菜,整株连甲带叶腌制起来,俗称“咸菜”,作为常年穷下饭的主菜。一些家庭经济比较富有的人家,平时经常吃鱼吃肉,吃久犯腻了,也常买来咸菜下饭解腻,感到别有一番风味,于是便产生了“吃鱼吃肉,也要咸菜甲”的闽南俗语。

腌制好的咸菜,带着浓浓的酸味,用它来炖鸡炖鸭,炖排骨炒油肉,自是一番好滋味。然而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大多数穷人买不起鸡鸭猪肉,只能咬着那酸溜溜咸兮兮的咸菜下饭,皱着眉头过着酸苦咸涩、孤菜独味的生活。那时穷人家的孩童,每逢过年过节,如果父母夹给他一小块油肉,常会舔了又舔舍不得吃,直到饭快吃完了,才美滋滋地吞进肚子里——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享受呀!由于营养严重不良,造成了许多“艰苦病”。他们多么渴望有朝一日也能过上常年有鱼有肉的生活啊!在他们看来,吃鱼吃肉的人还要来品尝“咸菜甲”,那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话题!

而生活宽裕的人家感觉就不一样。苏东坡属于仕人加士人,他爱竹的高雅,三餐不乏鱼肉,曾写有一首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东坡是美食家,此时如果送他一些闽南人腌制的“咸菜甲”,他可能会赞不绝口:“啊!吃鱼吃肉,也要咸菜甲!”说不定还会利用“咸菜甲”再烹制出几道高品味的“东坡菜”,但普通老百姓是很难品尝到的。

改革开放后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他们三餐有鱼有肉,也开始品味“吃鱼吃肉,也要咸菜甲”的生活意境,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变化!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