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58年前东山岛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县委书记谷文昌带着工作队就住在我家这一间低矮的老祖屋里,指导村民挖大井抗大旱……”5月30日,在东山县前楼镇岱南村谷文昌精神教育点“惠泽居”,现年90岁的老党员干部林木喜,热情地向前来参观的杏陈镇老党员干部讲述谷公的好故事。
“今年2月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各地有1200多名党员来这里参观。”林木喜说。他原是东山县委组织部的一名干事,住在机关大院宿舍,与谷文昌家相邻,在谷书记身边工作长达11年多,经常一起下乡工作、驻村蹲点,亲历谷文昌许多感人的故事。
东山岛历来缺水易旱,1963年遇到旱灾,连续241天没有下过一场透雨,作物绝收、饮水困难。当年6月初,心急如焚的谷文昌带着其妻子、县妇联主任史英萍,林木喜和县委办干事林泽传等人组成的工作队,选择到旱情最严重、拥有3200个人口的岱南大队蹲点指导抗灾。谷文昌住在林木喜家这一间低矮窄小的二层老祖屋里,连续一个多月,一日三餐与林木喜一家人吃在一起。谷文昌提出“决不让一个群众饿肚子,早季损失晚季补”的六条举措,并冒着炎热天气日夜工作,带头参加掘深井、挖大井取泉水等强体力劳动,激励了干群战天斗地的信心和勇气,全村日夜挖井达50多口,有效解决村民饮用水、培育番薯苗用水的难题。千方百计种上1500亩半冬番薯,4个多月后番薯喜获丰收,亩产鲜薯达3吨。谷文昌又及时组织全县生产队长以上干部到岱南大队参观,召开现场会推广其抗旱夺丰收的经验。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1991年,从县副处级岗位上退休的林木喜,回到家乡岱南村定居。他坚持以谷公为镜,发挥余热作用,当好谷文昌精神义务宣讲员。2015年初,他自愿让出老祖屋,无偿支持前楼镇党委打造为谷文昌精神教育点“惠泽居”,并自告奋勇担任“惠泽居”义务讲解员。从此,他不顾腿脚不便,不辞劳苦,真情讲述亲历的谷文昌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6年多来,“惠泽居”接待各地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达2.6万多人次。今年以来,入党近70年的林木喜,又生动地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和谷文昌精神融合讲解,使参观者进一步筑牢精神之基,坚定信仰信念,从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奋进的力量。 ⊙谢汉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