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庄文剑)记者从漳州市反诈骗中心获悉,近期我市冒充“领导”行骗类型案件频率颇高,市民应小心防范。5月31日,长泰区叶某就向漳州市反诈骗中心报警称,被谎称同学的“镇委书记”骗走30万元。
叶某说,近日他收到一条微信好友申请,对方自称是他的同学,叶某看其微信头像确实是他同学,几句寒暄后双方联络起感情来。对方称刚到某镇上任镇委书记,近期比较忙,回头有时间会邀请叶某叙旧。叶某激动之余对对方身份深信不疑。不久,对方突然话锋一转,向叶某请求帮助。对方称其亲戚的工厂因业务拓展需要,想新进一批设备,现手头有点紧张,开口向其借钱,其因为不方便直接转账,所以想让叶某代其转账,并主动提出会先行转账给叶某,随后便向叶某索要银行卡号以安排转账。没过多久,对方便称款项已打到叶某账上,但由于跨行大额转账忘选加急,须6小时后才能到账。由于现在亲戚这边比较着急,便询问叶某能否先行垫付资金给“厂家”,给亲戚应急,以便“厂家”给其亲戚发货。叶某听后二话不说,筹集了10万元给“厂家”。随后,“书记”还不知足,称“厂家”要求把尾款也打过去才能发货,要求叶某把余下的“货款”转账过去,叶某一一照办,想着能帮“领导”这个大忙,日后对方一定会照顾自己。没想到最后一笔账到“厂家”账上后,“书记”便将其微信拉黑,人间蒸发。叶某这才意识到上当受骗,遂报警求助。可惜30万元打了水漂。
漳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1、凡是通过微信、QQ、短信等不见面方式,不管是什么人什么理由,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的,一定要核实确认,谨防受骗。2、涉及转账、汇款等,务必通过电话等途径核实对方真实身份,交流中,如果不想太冒昧质疑对方,可以委婉询问对方一些问题,比如单位的人或事,核实对方身份。3、平时应注意保护个人及单位信息,避免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外泄,以防被骗子掌握从而实施精准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