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国家为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第十八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未成年人在乘坐车辆安全问题上,得到了最大的重视。
随着新法规的实施,“要不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怎样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等等话题引发本报读者的热议。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现象
买了不安装 装了不使用
日前,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小学、幼儿园和购物广场,看到不少有接送儿童的车辆,但装有儿童安全座椅并让小孩规范坐在安全座椅上的却很少。大多数市民在乘车过程中会将婴幼儿抱在怀里,稍大一些的小孩则会让他们独自坐在座位上。
记者随机采访了20个开车的家长,只有3个家长在车内安装了安全座椅并让孩子坐在安全座椅上,7个家长在车内装有安全座椅但孩子没有坐在安全座椅上,2个家长表示买了之后闲置在家里没有安装,其余则都没有购买。
市民江鑫的车上原本装有一个安全座椅,但基本上没用过,现在闲置在家中。“我儿子两岁的时候,我尝试让他坐安全座椅,但是一坐上去他便又哭又闹,家里老人看着心疼,只好抱着。” 江鑫无奈地表示,“后来儿子渐渐大了,还是不愿坐,我们也只好作罢。”
“安装难,拆卸也难,我一直没学会。”市民杨娟娟告诉记者,儿子通常是坐老公的车,所以安全座椅装在老公的车上,需要坐她的车时再装到她的车上。“因为安全座椅的卡扣深埋在座椅缝内,每次装卸都很费力,后来我就放弃了,让儿子坐普通座位。”此外,还有市民吐槽小轿车装上一个安全座椅很占空间,也影响车辆的日常功能使用。“平时和朋友出去玩,一辆车能坐5个人,安全座椅一装,车辆后排只能再坐一个大人了。”市民郭怡然表示。
对于不购买儿童安全座椅的原因,不少市民表示“用不到”。“我们带孩子出门时,一般都有大人在后排陪着。遇到急刹车或者其他情况,大人能护着孩子,防止磕碰。”市民崔曜明认为,儿童安全座椅不是必需品,身边朋友家用的都不多,他也就不太在意了。
建议
儿童出行必备“安全座椅”
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等约束装置是目前公认的保护儿童乘车安全的最有效手段。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显示,儿童约束装置对减少儿童乘员受伤和死亡非常有效,使用儿童约束装置可以使死亡人数至少减少60%。在报告调研的175个国家中,有84个国家制定了儿童约束系统的国家立法。今年,我国也成为有全国性立法的国家之一。
不少家长在开车带孩子出游时,没有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约束装置的意识,往往让孩子毫无约束地独自坐在座位上,或是抱着孩子乘车。有关专家表示,一旦遭遇事故,在惯性作用下,极易导致孩子在车内被二次碰撞或飞出车外。另外,汽车安全带是成人专用,如果安全带从孩子的脖子处穿过,紧急刹车会让安全带收紧,从而勒住孩子的脖子导致窒息。
此外,家长抱着孩子也不安全。当汽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作用下,5公斤重的幼儿相当于110公斤,家长根本无力保护怀中的孩子。
专家表示,合理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以保证发生突发状况的时候,儿童能够被安全地约束在座椅上,防止飞出造成的损伤;并且儿童安全座椅通过限制儿童的移动,能够较大减轻冲击力对儿童带来的伤害;最重要的还是,好动的儿童如果没有自我安全意识,坐在安全座椅上可以避免误开车门等意外的发生。
支招
挑对儿童安全座椅很重要
“不用安全座椅犯法,这让我意识到了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采访中,家长大都对儿童安全座椅入法表示支持,并开始考虑为孩子装设安全座椅。
那么,如何选择儿童安全座椅呢?有关业内人士介绍:第一,要根据孩子的身高体重来选择安全座椅的规格;第二,要按照安全座椅说明书或者标识正确安装;第三,对于较小的儿童或婴儿一定要使用后向安装,这样会更加安全;第四,要关注儿童安全座椅的质量,选购骨架和缓冲材料性能良好的儿童安全座椅;此外,侧面防护装置或坐垫等附加的防护装置也非常重要。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在引导孩子使用安全座椅上存在困难。为此,有专家分析称,年轻父母可从培养孩子兴趣入手,逐渐引导孩子习惯使用安全座椅。孩子从出生便可使用安全座椅,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孩子喜欢的颜色,将安全座椅买成孩子喜欢的颜色,这样孩子的接受度就比较高。同时,家长可尽早将安全座椅买回家,尝试让孩子熟悉、试坐安全座椅。有出行需要时,家长便可顺势将安全座椅装在车上,实现安全座椅的功能。
■本报记者 俞映云 文
杨 靖 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