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它, “碰一碰” 就能付款了
“数字人民币”的初来乍到
在央行的“催促声”下,一种新的“支付方式”——数字人民币横空出世,未来它是否会代替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成功“占领”我们的支付生活呢?
“应该就是电子化的人民币吧?”“是不是就是把纸币用手机显示出来?”“没听说过。”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得到的大多是模棱两可的答案。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人民币”呢?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与法定货币等值,具有国家信用、法偿性,它的功能和属性跟纸币完全一样,只不过它表现为数字化形态。
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相继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启动试点测试;2020年10月又增加了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6个试点测试地区,数字人民币来到身边指日可待。市区某饰品店的老板陈奕翀说:“现在大家来买东西都用移动支付,我们提现的时候第三方平台还要收取手续费,多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听说数字化人民币不收任何费用,我还挺期待的。”
“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攻略
如今只带手机购物固然方便,但你是否考虑过,要是突然没了网络,付款时该怎么办?
据悉,数字人民币使用了最新的双离线技术,在无网或弱网环境下依旧可正常使用。比如,将手机切换为飞行模式并打开NFC后,在数字人民币钱包App中选择“碰一碰”与商户的数字人民币钱包靠近碰一下,支付随即完成,这打破了当下移动支付离了网络行不通的弊端。
虽说移动支付普及率极高,但上了年纪的市民或许更信任“实体感”,于是,一种承载数字人民币的“硬钱包”问世。在这张外观与银行卡类似的“硬钱包”上多了一个水墨窗口,窗口能实时显示交易金额及钱包余额。有了它,付款时不用拿着手机点点点,只需持卡靠近终端,即可完成支付,就跟老人乘公交刷老人卡一样方便。而唯一需要提前做的,是在使用前到商业银行将现金或银行账户资金兑换成等额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的安全堡垒
从2014年着手研发到目前全国多地试点测试,数字人民币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与形形色色的虚拟货币相比,数字人民币有哪些不一样的特点呢?我国移动支付高度发达,为什么还需要发行数字人民币呢?
尽管目前全球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约有8000种,但数字人民币的国家信用担保决定了与它们本质间的不同。虚拟货币本质上是虚拟商品,作为一种投机资产,价格波动大,由私人部门运营,不属于货币。
至于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工具的区别,简单来说,前者是钱,后者是钱包。数字人民币和现有支付工具并非处于同一维度,不存在竞争关系。
此外,数字人民币加入了匿名支付功能,在信息安全上更有保障。反观目前的支付工具,由于跟传统银行账户绑定,无法做到完全匿名。而数字人民币由于不依赖银行账户,对于一些合理合法的小额支付行为,匿名状态支付可有效保护个人隐私。
但同时,数字人民币却也具备笔笔交易可追溯性功能,在保证用户部分匿名要求的同时也为监管部门在反腐、反洗钱、反逃税等方面提供更全面支持。
随着更多城市、更多平台陆续接入数字人民币,我们是否得提前做好准备?等它来到身边时,不如相约第一时间去兑换体验吧!
☉本报记者 李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