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5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2版:综合新闻

(上接第一版)在多次与企业协商未果的情况下,他决定维权,来到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劳动争议诉裁对接工作室”申请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企业支付包含经济赔偿金在内的各项费用100多万元。

由于涉及金额较大,且双方当事人矛盾一时难以调和,工作室决定通过法院和工会、仲裁院联合,采取背靠背分头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今年来,依托劳动争议全链条解纷机制,法院加强与仲裁机构研判,建立多发类案件联动处理方案,市仲裁院调解率同比提升近20个百分点,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劳动争议进入审判程序。

聚合力 尽心解难

今年9月底,一大批劳动者到设在长泰法院的“劳动争议诉非联动工作室”反映情况,称厂方要求他们必须在今天之前全部离开厂区,解除劳务合同。派驻在工作室的长泰法院法官和长泰经济开发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人员及时安抚他们的情绪,并了解有关情况。

原来,这些工人大部分是外省人员,通过某人力资源公司与长泰某生物科技公司签订“小时工招聘协议”,合同期从8月11日至10月30日。因突发疫情,厂方没有订单,便提前一个月将140多名工人全部辞退。由于未提前通知,又恰逢国庆长假,工人无法很快找到工作,有的人吃住都成问题,生活难以为继。

法官和调解员及时联合有关劳动部门,组成临时调解小组,通知厂方代表、工人代表、劳务派遣公司代表到工作室进行调解。经过几番沟通协商,促成厂方快速筹集资金付清拖欠工资,工人也同意不再追究厂方其他责任,为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据市中级法院生态审判庭副庭长傅志杰介绍,目前漳州市劳动争议全链条诉源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中级法院、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市企联等六部门组成,形成全市工会调解、仲裁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诉讼调解大格局。“今年来,我们先后提供劳动争议法律咨询近百次,运用平台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30件,进入诉讼阶段的劳动争议案件同期减少16%。同时还系统收集一些疫情影响下企业常见的法律问题并提供指引,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对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引导企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傅志杰如是说。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