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着火、浓烟滚滚、不知方向,怎么逃生自救?电线私拉、疏散指示灯损坏、电动车室内充电,生活有哪些消防安全隐患?在活动现场,两座9米长、9米宽、2.5米高的体验屋吸引了不少群众前往体验。
演练前,指战员详细讲解了进入消防疏散逃生体验屋的注意事项。“八人为一小组,分批有序体验。”在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消防志愿者的指引下,市民陈淑红带着孩子进入体验屋。
漆黑的小屋里,伸手不见五指。陈淑红沿着消防安全通道指示牌,摸黑前行。途中,各种浓烟混杂、警笛呼叫,她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在指战员的提醒下,十分钟后,大家逃出了“险境”。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安全保卫处消防科科长王思文介绍,火灾模拟逃生体验屋主要利用场景布置和散布烟雾,模拟出逼真的火灾现场。通过体验,进一步提升群众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和消防安全应急能力。
“听十遍不如做一遍。虽然以前常接受消防安全教育,但是身临其境还是很紧张的。在火灾发生时,我们一定要按照消防员教的方法,有序逃生。”陈淑红告诉记者。
而在消防安全常见隐患模拟排查屋,“隐患”随处可见,如液化气炉灶连接液化气钢瓶的胶管老化、防火门的闭门器损坏等。“生活中,我们常忽略一些细节。比如我们了解电动车不可以在室内充电、电线不可以裸露,但我们常常忽略防火卷帘门下方不可以堆放物品、烟感防尘罩要取下才可以发挥效用。”市民林可欣体验后感触颇深。
“我们希望通过体验活动,推动消防安全宣传,进一步提高普通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市消防救援支队宣传科科长王春旺说,消防安全连着千家万户,事关社会长治久安。
☉本报记者 廖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