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彪 文 杨 靖 画
近日,来自成都双流的孙女士上了热搜,在社交平台上,她已获得超过50万点赞和2.5万条评论,还接受了央视新闻的采访。这源于她给第一次坐飞机的父亲背后贴“爱心求助纸条”的事。她在纸条上写道:“父母第一次坐飞机,如上前询问,劳烦帮一下。”孙女士说,她的本意是希望陌生人能耐心给予父母一些帮助。
(11月27日《成都商报》)
此前,杭州一位年轻妈妈唯恐18个月大的女儿在航班上哭闹打扰他人,特意用心为邻近乘客准备了手绘致歉卡,该举赢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孙女士担心父母第一次坐飞机不熟悉,在父亲背后贴“爱心求助纸条”,其做法同样收获了感动与点赞。前者为了求体谅,后者为了求帮助,虽然各自需求不同,但都是为了让友善一路同行。
从网友的留言看,多数网友表示孙女士想得很周全,值得年轻人学习。很多老年人坐飞机、高铁没有经验,并羞于向陌生人求助,有了这样的求助纸条,无论是机场、车站的工作人员,还是周围的乘客,都会感念子女的孝心或无奈,而变得更加热情起来。航站楼,机场工作人员主动帮忙,送老人到安检区;安检口,相关工作人员给老人单独开了通道,并引导他们直达登机口;登机时,工作人员专门安排两位老人优先进舱;下飞机后,飞机上的工作人员又一路把老人护送到亲人身边。整个过程就是一场爱心接力,真正做到了让友善一路同行。
“爱心求助纸条”的事虽小,却是文明的“试金石”,它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这样的小纸条不断传递着社会温情,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明亮的色彩。
重庆一女孩为公交司机留下暖心纸条, 感动了全城公交司机。上面写着:“因为堵车,您遭不耐心乘客的指责……我喜欢司机,因为你们为我的出行提供保障,感谢您的付出……”网友纷纷点赞女孩的友善、宽容。泉州一学生发现教学楼洗手间水龙头故障,写下纸条提醒,“这个水龙头左边关不紧,稍稍向右调一些。”也引发众网友点赞。
我们为什么爱看这样的新闻,为什么被这些纸条所感动,正是因为从中看到了社会的友善、人性的温暖。愿我们以友善一路同行,让我们的城市更文明、社会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