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 随着放学的铃声响起,龙海区程溪镇人家小学的同学们洗净双手,有序地排着队领取营养餐,小志愿者也来帮忙。吃饭前,同学们先齐声背诵古诗《悯农》。人家小学是一所坐落在大山脚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全校学生71人。学校的课后延时参与率达到100%。这么高的参与率得益于人家村热心的“捐资助学团”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人家小学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
“热心村民共捐赠9万元用于购置40张学生床和用室所需空调,这样每位学生都可以在学校很好地午休。”近日,人家小学许海明校长接受采访时说。早晨,学生早读、跑操、上课;中午吃完午饭后,课后延时活动有绘画、阅读等;结束中午的延时活动,同学们排好队走进宿舍,躺在属于自己的小床上,渐渐地进入睡眠;下午,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学生们开始丰富有趣的延时活动:同学们有的在小菜园劳动给蔬菜浇水、施肥,有的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小山坡上给陶罐彩绘,还有的在操场上打乒乓球、打篮球、跳绳,尽显体育风采。家长们纷纷为“双减”政策点赞,表示课后延时服务不仅解决了接送孩子的问题,也缓解了辅导作业的焦虑,大大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许海明校长说:“在‘双减’政策下,有人家村村民的倾情助力,有广大家长的全力配合,有全体教师的无私奉献,学校将继续落实‘双减’政策,让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个山里娃都拥有幸福的童年。”
⊙本报记者 苏水梅 文
通 讯 员 陈惠秀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