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3版:专题

芗城

奋力谱写高品质中心城区 建设新篇章

明年,力争更好更快

2022年,芗城区将按照省、市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力争更好更快实现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等预期目标,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全市“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为抓手,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坚持创新驱动,提速高质量发展步伐

新建、续建31个“四大主导产业”项目,总投资超320亿元,推动闽台科技产业园项目落地建设;强化企业规模递进培育,落实龙头企业“培优扶强”、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力争全年新增新上规模工业企业25家。加快发展建筑业,引进先进建筑企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延展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培育建筑业产业园。主动融入“数字福建”建设,提速项目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抢抓政策红利,积极适应发展新趋势,加快发展电商产业和现代物流;提速三宝广场、金峰商业中心等项目建设,加速聚集总部经济、平台经济、软件信息等业态集群。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加快释放消费潜力;优化城市生活服务网络,加快布局养老、育幼、文体、家政等业态,着力推动产业扩大供给、优化结构、提升质量。

深入实施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0个;加快“高精尖缺”人才外引内培,着力强化创新人才支撑。发挥对台独特优势,深化芗台各领域融合发展,加强合作,推动更多台湾人才、创业项目落户芗城。

●坚持项目带动,打造高强劲发展引擎

全力实施221个区级重点项目,力争年度计划投资额突破300亿元。力促新开工67个项目,竣工或投产32个项目。盯紧“中国女排娘家”基地、西湖片区等城市发展空间,加强中长期招商引资规划,推动招商向科技型、效益型转变,力争全年引进亿元项目25个以上、10亿元项目6个以上。

整合挖掘存量用地潜力,有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补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探索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建立健全挂图作战的项目推进管理机制,倒逼责任落实,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深化“百名干部挂百企”帮扶活动,坚持服务企业“四个到”,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措施,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

●坚持一体推进,创建高品质发展样板

持续推进漳州古城保护利用,丰富古城经济业态。提速西湖智慧城建设,打开城市发展新空间。高标准规划建设益民片区,打造现代化商务商业区。加快推进古塘等片区改造,推动建设“北部新城”。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法人化、机械化、智慧化,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稳步推进浦南乡村振兴综合项目,启动天宝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建设。

提速4个安置房项目建设,加快城区改造提升;推进104个老旧小区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推动新改建37条城区道路,拓通改造23条断头路、瓶颈路、老旧道路。持续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健全完善“门前三包”管理机制,高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保持“两违”综合治理力度不减,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数字治理。

加快推进“绿盈乡村”建设,推动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水体污染排查整治,稳步提升国省考断面水质;扩容改造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提升污水收集处置效率。加强城区污染整治,持续推进重点涉气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土壤分类管控,加快推进“天地网”土地卫片违法图斑整治。全力推进环保整改,强化监管。落实能耗“双控”要求,做强绿色经济,加快新能源在多领域的推广应用,力争培育省级绿色工厂2家。

●坚持民生优先,强化高标准民生保障

统筹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多举措严控城镇登记失业率。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完善保险制度。高度重视慈善、计生、助残工作,完善关爱服务体系。规范落实农村建房规划管理审批,切实解决各类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积极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推动27个教育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巩固提升集团化办学、课后延时服务等创新举措。常态化抓好新冠疫情防控;推动创建医疗重点特色专科;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新改建11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面铺开分级诊疗。加快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打造19所三星级以上标准农村幸福院。加强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利用,推进一批历史街区改造提升。

加强村(社区)“两委”分级分类培训。强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群众文明素质。提升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加快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创建,开展信访积案化解集中攻坚,完善城乡社区网格治理“2+N”模式。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整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健全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坚持履职尽责,建设高效率为民政府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始终牢记“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保密工作责任制,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落实有力。

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深化政务公开,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积极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面推进“八五”普法各项工作,夯实依法治区基础。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突出实干导向,优化绩效考评体系,集中力量攻坚突破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持续增强干部“八种本领”、提升“七种能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扎实推进审计全覆盖。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和非重点支出,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