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转型创新,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培育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改项目50个,完成投资58.93亿元,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20家。新增新上限上商贸企业5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5家;电子商务零售额突破66亿元;完成24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建设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2家,浦南乡村振兴综合项目顺利开工。
突出动能转换,发展支撑更加厚实。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4个,累计上报“五个一批”项目37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8个项目完成征迁扫尾,净地面积近1500亩;全年报批农转用地2216.6亩、林地963.6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906亩;获批专项债项目14个、26.02亿元。落实新增减税降费3.74亿元,推行“窗口无否决权”,梳理“一趟不用跑”事项1497项。金峰开发区正式升格为副处级单位,实施园区基础配套项目35个,完成投资47.88亿元。
突出统筹一体,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中国女排娘家”基地实现净地交付;漳州古城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西湖片区6个安置房项目完成建设,新增住宅8991套。10条新改建市政道路完工投用;新增停车位370个、垃圾屋136座,完成38个老旧小区、12条背街小巷改造,新开工棚户区改造420套;新建改造农村户厕1180户。整治交通乱象1.8万起;处置“两违”面积59万平方米,完成裸房整治719栋。
突出绿色发展,生态底色日益靓丽。加快推进企业RTO废气治理,多家企业环保技改项目竣工投用;加强道路、建筑工地扬尘整治,全区空气优良率达97.7%。加强城市内河综合整治,完成4个流域治理项目;累计清理河漂和岸上垃圾60万吨;划定水源地保护区2个;多个水系环保工程项目完工投用。稳步推进污染地块土壤修复治理;完成251宗、481亩土地卫片违法图斑核查整治。
突出人民至上,民生事业全面发展。接续推进108个民生补短板“三年行动”项目和35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就业人数15633人;全年发放养老、失业保险金、失地农民保障金和城乡低保金共8.2亿元。加快建设25个教育项目,可新增学位2.2万个,8所学校年内投用;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推进集团化办学;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实施14个医疗卫生健康项目,完工投用6家基层医疗机构;常态化抓好新冠疫情防控,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完工投用2所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试点建设6所幸福大食堂。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建成免费开放,举办建党百年庆祝活动80多场次。
突出深化改革,社会治理成效凸显。试点研发“漳州网格E通”智能管理平台,创建11个党建引领市域社会治理示范社区。成立芗城区反诈骗中心,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同比下降14.2%,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全力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坚决打假、依法打假,深入推进安全领域专项整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健全食药安全监管体系。
突出作风转变,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政府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三公”经费支出持续下降。全年评审、审计项目39个,核减资金1.06亿元。自觉接受区人大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3件、政协提案103件,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政务“五公开”纵深推进,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持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