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谷文昌纪念园,今天由我带领大家走近谷文昌,学习谷文昌精神。”扎着马尾,妆容干净精致,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一身干练的衬衫套装,腰间别着一副扩音器,“95后”张宝娟正在为学员进行讲解。
张宝娟大学学的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曾经对谷文昌事迹不甚了解,伴随着无数次的讲解,她对这份工作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这是一份砥砺精神、传承信仰的事业,这份工作让我很有成就感。”张宝娟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赞谷文昌精神,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称赞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四有干部的楷模’……”谷文昌的生平、事迹、精神内涵是张宝娟现场教学讲解的主要内容,虽然有时要在纪念园、百里木麻黄、谷意情深、南门海堤、东山保卫战纪念馆、寡妇村展览馆等几个教学点来回跑动,反复讲解,但在张宝娟的眼里,每一次讲解都会有新的体验和感受。
只有把谷公精神讲出时代内涵,才能引起当下人们的共鸣。如何让谷公的事迹打动人、感染人?每次讲解之前,张宝娟都要事先做好功课。针对不同的学员,适当调整讲解主次、重点和节奏,做到常讲常新。“有的可能更喜欢历史,讲得要深入细致一些,有的对谷文昌用过的实物感兴趣,可以用活泼的方式讲解,让他们记住谷文昌的故事。工作三年多,对谷文昌事迹和精神内涵的挖掘也有一定的成果,但是我觉得也还是远远不够。”在张宝娟看来,对现场教学老师来说,只有通过平时的学习、锤炼、交流、思考,在一点一滴、日复一日的讲解中,业务能力才能提升。
“和平幸福的生活并非理所当然,其实真的来之不易。”如今,张宝娟在每次讲解快要结束的时候,都会加上这样一番话,她希望有更多的人铭记谷文昌的丰功伟绩,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吴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