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2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6版:社会

责任心♡仁爱心

章铭辰既不幸又万幸,一场肝移植手术终于让他迎来生命的转机。上海仁济医院肝胆外科教授周韬接受记者采访,讲述孩子在上海救治的点滴情况。出于专业角度,他在通话中也不忘“科普”。

先天胆道闭锁是新生儿较常见的疾病。“先天性胆道闭锁,意味着几个月大的孩子通体泛黄,全身浮肿。”周韬向记者解释,“小黄人”这样的名字,不仅意味着“大眼萌”,也意味着孩子在出生之初,肝脏就开始衰老。

“葛西手术费用较低,往往是父母的第一选择。葛西手术成功后,孩子浓黄的肤色会逐渐恢复正常,生命的威胁暂时解除。”周韬说,“但葛西手术30%的有效率意味着,绝大多数孩子还是会成为终末期肝病患儿。肝移植手术成为他们活下去的最终选择。”

迄今为止,经周韬亲手肝移植手术治疗的患儿已有近700例,“我们有完善的随访机制,了解患儿术后的恢复情况,这对术前评估和术中操作都有重要的意义。”周韬说,随访的工作大多通过微信群来完成。几年下来,微信群越发庞大,再加上不断增加的新患儿,工作量可想而知。“每天再忙,我还是会把私信一条一条看完、回复完。同样身为人父,看到父母们为了孩子四处求医,为了治疗费用陷入绝境,我感同身受。”周韬说。

清晨6点,周韬都会被生物钟叫醒。迈进办公室,穿起白大褂,该做的事在脑海里按序排列,查房、与患儿家属交流,手术、复盘……工作很忙,周韬有时整周都不能回家。但无论清晨在哪里醒来,第一眼看到的是妻儿或是同事,他都能感受到一份踏实。他在电话那头笑着说:“不管怎么样,我就是喜欢当医生。”

☉本报记者 李 润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