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家庭都非常重视阅读,从幼儿开始就购置大量的绘本,幼儿园和书店也纷纷开辟绘本角,那绘本又该如何读?如何选?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了解。
现象:家校注重绘本阅读
“妈妈,那个《数字爷爷》好有趣哦。”一放学,漳州市实验幼儿园的妞妞就迫不及待告诉妈妈。原来这天幼儿园开展大带小阅读活动,大班的小朋友选一本自己喜欢的图画书讲给中班的弟弟妹妹听,妞妞觉得哥哥讲的绘本故事有趣极了。
在漳州市实验幼儿园的大厅,布置有绘本角落,放学时,孩子可以在这边坐着看书等待家长,在二楼大厅,还设有绘本阅读室,班级里定期会让孩子前往自由阅读。“我们平时班级都有开展‘好书推荐’‘故事大王’分享时间,给孩子更多的表达、展现自我的机会,有的班级结合孩子们感兴趣的绘本,进行故事表演。”市实验幼儿园副园长甘丽萍介绍说。
记者走访了解到,几乎每家幼儿园都配有绘本,设有绘本角,并与幼儿园的课程建设相结合,通过各类阅读活动,慢慢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你觉得那本好看,我们去书店借回家看。”妞妞妈妈带着妞妞,到办卡的书店,借了5本绘本,打算晚上与孩子一起亲子共读。据了解,近年来,市区几家书店均开设了绘本专区,并提供外借服务。“一年499元,押金100元,每次借阅金额在130元以内,不限本数,可以借阅15天,看完了再来借。”妞妞妈说。
“家有两娃,这几年买绘本的钱,平均每年都要几千元。”家长丽芳说,就比如《卡梅拉》系列,买下来,也要好几百。起初丽芳会通过手机APP、公众号让孩子先听音频故事,喜欢了再去买,后面发现,买的速度已经赶不上孩子阅读速度。“绘本是一次性成本,孩子几乎是看过就不会再看了,看好几遍的也只是集中在那几本。”
困惑:绘本如何讲效果才会好?
“孩子小的时候我读给他听,等他大点了,就一起共读。”丽芳说,等上小学后,绘本也就慢慢过渡到儿童文学。
对于丽芳来说,最头疼的是,现在几乎每个晚上,小儿子都只会让她讲其中一本绘本,“讲了几十遍,还是要听,连着一星期了,我已经不耐烦了,就放音频给他听,他还不要,要我讲才可以。”
家长雪华则给她女儿长期订阅网上音频故事,“从2014年就开始订阅了,从一开始的免费到后面上千的付费,我女儿一直都是听音频的。”雪华认为,音频里,主播都会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述,比起她的干巴巴讲述,要有意思多了。
让丽芳困惑的是,绘本阅读了不少,但是感觉效果并不明显,“我大儿子上四年级了,绘本看了不少,可是感觉作文没啥提高,还是那种流水账写法。”但即便如此,她也还是坚持给上中班的小儿子买绘本,“阅读是一种习惯,也是细水长流的,效果也许后面会慢慢体现出来吧。”
采访中,也有不少妈妈表达了疑惑:“什么样的绘本才叫好书?”“怎样给孩子选合适绘本呢?”“用音频代替大人阅读可以吗?”
“每次看到公众号推荐,兴冲冲地买回来,发现孩子并不喜欢。”家长亚玲说,买到儿子喜欢的并不多,“不知道是我不会挑选,还是孩子不喜欢阅读。”
支招:以孩子视觉为主
绘本要怎么讲?甘丽萍认为,对于年龄小一点的孩子,家长要以朗读图画书为主,阅读中家长不妨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表演式阅读,让孩子感受到书中内容的生动有趣;还可以对内容进行提问式阅读,根据图画的变化对孩子进行提问,让孩子参与进来,甚至可以进行一些角色扮演、互动等。而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一起讨论书的画面,听听孩子的想法,跟孩子交流,通过家长的回应,孩子可以去发现自己对这本书的哪个画面或哪个角色更加感兴趣,还可以联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是听音频好还是大人阅读好?“音频的话可以等稍大一点,再让孩子听听。孩子小的话,家长在讲述时可以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去讲述,不一定就是原原本本的按书里的文字来讲述。”芗城实验幼儿园曾颖老师建议说。当孩子在进行绘本阅读的时候,看到里面的图画和字体符号,大脑会自动填补故事情节、声音场景、人物形象等,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而听电子音频的时候,孩子则会不由自主地根据朗读人的语气语调的变化,来塑造角色形象,这对孩子想象力有所限制。另外,音频因为是用耳朵听,速度较快,会使一些孩子难以专心理解内容,而在阅读纸质书籍的时候,可根据孩子的进度翻阅,孩子可以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解读,这对专注度和内容理解都有好处。
“孩子是有一个阶段会反复听一个故事,说明孩子开始对故事感兴趣。”曾颖说,老话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重复阅读其实是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孩子会在重复阅读中领悟书中很多新的知识,比如第一遍对内容感兴趣,第二遍是听情节,第三遍是注意细节等,孩子在不断反复中进一步去理解和接受,以自己的速度吸收和学习。“如果家长讲累了,不妨跟孩子说,你都听这么多遍了,不如你讲给我们听,如果孩子能自己讲,讲过了也许就不再继续让你讲了。”
“最动听的声音一定是爸爸妈妈的声音。在亲子阅读过程中,注意不要把成人化的理解强加给孩子,一切还是要以孩子视觉为主。对孩子来说,看图画书就是一种简单的快乐,绝对不能成为沉重的负担。”甘丽萍强调。
选绘本的公式=孩子兴趣+著名作者+获奖作品
“选到孩子适合的绘本,就等于架起了与孩子沟通的桥梁。”甘丽萍说,只有适合了,孩子才会感兴趣。面对庞大的儿童读物体系,家长除了要提前做好功课对各种图画书有一个了解,还要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解,要选择幼儿喜闻乐见的书。同时还要考虑教育目标,比如最近想让孩子学会刷牙,不再排斥洗澡,或者是让孩子情绪有所疏通,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等等。
“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来挑选,比如小男孩喜欢小怪兽、小恐龙、小汽车等,家长就可以选这种主题的绘本;再比如孩子比较感性,那就可以选温情、亲情主题的绘本。”市机关第二幼儿园老师魏巧玲说,另外一种方法就是选“知名作者”的绘本作品,比如艾瑞·卡尔,他经典作品是《好饿的毛毛虫》,如果孩子喜欢,那就可以买他的《My Very First》系列、《Brown Bear》系列,这些都很经典。
甘丽萍说,如果家长对于作者本人不太清楚,想要选择什么书也没有特别清晰的目的,还有一条线索就是大奖。例如,中国本土的大奖有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和信宜图画书奖这两种书都是中国原创的图画书,它具有本土的特色。还可以找这几个奖,比如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美国凯迪克大奖、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这些也都是很优秀的图画书。“总的来说,选绘本的公式=孩子兴趣+著名作者+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