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积分制是商家回馈用户、刺激用户消费的一种营销手段,该营销模式已经覆盖了大量商家和消费者。然而,一些商家的消费积分出现了有效期短、被过期、兑换难、兑换套路多甚至利用积分兑换的商品价格虚高等问题,让消费者感觉有点变味,没有满足消费者的兑换预期。
消费积分具有一定的财产属性,商家给予或承诺给予消费者积分兑换福利,实质上属于赠与行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附条件,也就是说,商家可以给消费积分设置合理的使用期限。但商家设置以及践行消费积分规则应该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等法律原则,不能失信,不能按照己方的利益需求随意改变积分兑换规则,随意减轻己方责任、限制或排除消费者的兑换权利,不能让消费积分成为“霸王积分”。
商家应该算好消费积分的诚信账、长远账,摒弃短视思维,对消费者多一点诚信和尊重,保障消费者的积分兑换权益,这样,消费积分才能转换成“积分消费”,才能产生更好的促销效应。市场监管部门、消协也应多给商家的消费积分制把把脉,发现问题后通过约谈、责令整改、查处、曝光等手段进行规范,并可制定消费积分制的格式规则范本,引导商家使用,为消费者营造更加公平、诚信的消费积分体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