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以港口为依托,漳州开发区引进了一批以豪氏威马、中集集装箱、中信重工、首钢凯西、中纺粮油等为代表的大型临港工业企业,形成了临港工业产业集群。
能一次性“抓举”重量相当于2000辆小轿车的起重机,您见过吗?在漳州开发区豪氏威马(中国)有限公司的码头,便有这么一个“擎天吊”。
码头上,“擎天吊”白蓝相间的机身在缓缓移动,面前起吊的重物,体型竟比它的机身还大不少。红色的吊臂在蓝天下格外惹眼,吊臂不断向上延伸,几乎要触到云层。
“擎天吊”由豪氏威马(中国)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是目前全球起重能力最强的移动式码头起重机,可在30米半径、100米吊高的范围内提起2600吨重物。每当夜幕降临,无论是从对岸的厦门环岛路遥望,还是在途经的航班上俯视,“擎天吊”总是那么熠熠生辉,俨然已成为漳州开发区海岸线上的显著地标。
豪氏威马是全球领先的海工装备企业,产品包括起重设备、铺管设备、钻井设备、绞车、船舶设计和特殊工程等六大类。多年来,豪氏威马(中国)有限公司承建了豪氏威马集团中相当份额的订单,包括迄今为止两台世界上最大的桅杆式起重机(4000吨和5000吨)和两台世界上最大的全回转盆座式起重机(2×10000吨),以及国内首台柔性铺管设备和一套安装在中国首艘中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多功能钻井塔。
“全世界的集装箱,每两个就有一个是中集制造。”走进漳州开发区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电焊切割声、金属碰撞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认真作业。
隔壁,是复合型剪冲生产线及前后角柱自动生产线。这里没有火花四溅,钢板上料、剪裁、塑型、下料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上一气呵成,一旁的机械臂不停送进送出,源源不断地为生产车间提供部件。
在漳州中集,每3分钟,就能组装一个集装箱。
漳州中集是全球最大集装箱制造商中集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为目前福建省种类最齐全的集装箱研发及制造基地,客户遍及世界各地。
2016年开始,漳州中集在做好标准集装箱生产这一传统主业的同时,不断探索特种集装箱、定制化集成装备的研发和生产。
“2020年,漳州中集特种集装箱生产线改造完成并投入运营。”漳州中集总经理张涛介绍,改造后的生产线灵活性较大,除满足客户货运的基础需求,还能更高效地生产出各式“高级定制”的特种集装箱,真正成为客户的“集装箱超市”。
近年来,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如火如荼,漳州开发区凭借区位优势和港口资源,吸引了多个海上风电产业投资方前来洽谈投资。
2020年1月,中信重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基地项目签约落地漳州开发区,总投资5亿元,是中信重工布局海上风电产业、涉足新能源领域的首个沿海基地。整个基地在短短9个月时间内便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投产、当年交付客户的“漳州速度”。
“项目主要涉及海上风电各类塔筒、钢管桩及钢结构附属件窑筒体、磨机筒体液压打桩锤、嵌岩桩钻机等的研发和制造。”中信重工漳州公司副总经理靳涛介绍,“我们生产的吸力式导管架(海上风电基础),单根重达2600吨,风电单桩重达2300吨,是当时国内在建海上风电场最大的单桩。”
截至目前,中信重工已与国家电投、广东省电力设计院、福能集团、天津港航局、明阳集团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累计签订海上风电项目订单超过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