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1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6版:读者

公交车为轮椅女孩改路线 彰显“无碍之爱”

■李英锋 文 杨 靖 画

近日,浙江杭州一公交车改路线接送轮椅女孩上下学引发关注。记者了解到,9岁的可可(化名)平时出行需坐轮椅,此前由奶奶骑电动车接送她到十几公里外的学校上学。国庆前,可可的家人向杭州公交公司求助,希望将285路公交延长至可可家所在的小区。公交公司经讨论后制定了一套既不影响公交正常运营又能护送可可的方案。

(10月28日《北京青年报》)

可可因身体原因,日常出行不太方便,每天到离家十几公里的学校上学尤其不便,家人每天用电动车接送可可也非常辛苦,途中还可能遭遇风雨等不良天气。杭州公交公司针对可可家人的求助,专门研究制定了一套能够护送可可上下学的路线方案,化解了可可上下学途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彰显了“无碍之爱”。

杭州公交公司的暖心之处体现在很多细节——在接到可可家人的求助信息后,先派工作人员到可可家了解情况,并查看周边无障碍上车点位情况,在此基础上,经过调研讨论,对个别公交路线的发车时间、发车间隔、行驶点位等进行了微调,精心设计了一套既能保证公交正常运营,又能用公交接送可可上下学的方案。难能可贵的是,公交公司邀请可可的家人按照护送方案进行了试乘,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方案,确保可可能够按时到校。负责接送可可的285路公交车上还安装了轮椅导板,为便于轮椅停放的座位处加装了防护栏、安全带,可以为可可的轮椅上下车搭建无障碍通道,保证可可乘车的安全舒适。显然,这些无障碍服务措施非常周到,非常贴心,既能满足可可的个性需求,也能满足其他残疾人或老年人的共性需求。

其实,公交车为有特殊困难的乘客量身打造服务方案并非个例,近年来,各地已经出现了不少公交车为残疾人、病患者、儿童更改路线、设置临时停靠点的暖心故事。比如,今年1月,湖南娄底市公交公司为方便小陈(下肢严重残疾)、小宇(先天性青光眼)母子到医院看病,专门为他们设立了一个临时公交站点。公交公司的做法都给特定对象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释放了善意和温暖,都体现了人性化服务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关心关爱残疾人、儿童等群体,创建无障碍出行、安全出行的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相关部门不仅应该高度重视残疾人等群体的求助信息,为他们设计可行的纾困方案、服务措施,还应该把工作做到前头,主动摸排民众的困难和需求,主动优化相关服务方案,完善相关服务设施,清除安全隐患,保障无障碍设施的正常运转,为残疾人等群体营造更方便、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