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餐具的材质愈加丰富,陶瓷、不锈钢、木、玻璃等材质已为人们所熟悉,仿瓷餐具也受到部分市民的青睐。不过,部分仿瓷餐具被检出三聚氰胺迁移量不合格,引发市民的担心。那么,仿瓷餐具到底能不能用?怎样才能买到安全的仿瓷餐具呢?
仿瓷餐具,又叫密胺餐具,是指由三聚氰胺和甲醛聚合加工,经模压成型制得的餐饮具。据统计,中国每年出口仿瓷餐具价值超过10亿美元,占世界80%的市场份额。
在市区大润发、永辉等商超以及淘宝、京东等线上平台,仿瓷餐具琳琅满目,从勺子、筷子到餐盘饭碗,涉及到厨房用品的方方面面。线下商超销售的仿瓷餐具品牌主要为五和、扬格等,更多面向家庭,以印有小猪、独角兽、小熊猫等卡通图案的儿童餐具为主。线上销售的品牌更多,有苏宁宜品、祥源美、源山创等,风格也更多样,有北欧、日式、地中海等,满足酒店、餐厅、家庭等不同场所需求。
“仿瓷餐具的质感与陶瓷相近,且具有性价比高、坚固不易碎、轻便好看、容易清洗等优点,很多家长将其作为儿童餐具。”永辉超市(万达店)工作人员陈女士介绍。不过,仿瓷餐具的使用条件较为严格,不能放入微波炉、烤箱使用,也不建议长时间蒸煮。此外,仿瓷餐具也会过期,有些产品会注明贮存期、储存年限等,未注明的产品使用寿命一般是三年。使用过程中餐具一旦出现开裂等明显破损、变色、变形等现象,要立即停止使用。
三招选出合格仿瓷餐具
近年来,不时有仿瓷餐具被检出三聚氰胺迁移量不合格的消息传出,仿瓷餐具的安全性到底如何呢?从近一年多个监管部门的抽检结果来看,目前市场上正规渠道销售的仿瓷餐具(密胺产品)总体质量较好,引发担忧和质疑的均为不合格产品。因此,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提醒消费者,购买仿瓷餐具时应从购买渠道、质感、外观方面进行挑选。
购买渠道方面,消费者应前往正规商场、超市,建议优先选择知名品牌的仿瓷餐具,避免购买没有清晰标注产品名称、商标、执行标准编号等标签标识的“三无”产品。
质感方面,越接近瓷的越好,越接近塑料的越差。好的质感应像陶瓷般光滑反光,手感也偏沉;劣质的产品有少量小泡、泛白、浅度裂纹等。
外观方面,要尽量选择表面光洁、白色或浅色,且内部无图案的餐具,特别是供婴幼儿使用的餐具,不要选用餐具内部印有颜色鲜艳图案的产品。业内人士解释,有花色的产品往往生产工艺更加复杂,产品也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可能对使用者的健康产生影响。
密胺制品属于国家生产许可证发证产品,选购时除了认准“QS”标识,还应正确区分MF(密胺树脂)和UF(脲醛树脂)标识。带有MF标识的产品,可作为餐具使用。带有UF标识的产品,不能盛放直接入口的食品。
■本报记者 林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