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3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社会

来自漳州的水下考古人员阮永好、林立宪跟随考古团队作业, 参与圣杯屿元代海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

“漳”显自信 我在海底“捞”文物 ☉本报记者 戴岚岚 沈小琴 王鹏程 周媛婷

阮永好为市民讲解水下考古 记者 张旭 摄

林立宪出水。第一次下到近30米深的海里,目睹圣杯屿元代海船遗址,林立宪颇感兴奋。 (资料图片)

10月31日上午10时许,圣杯屿海船水下考古队到达漳州市博物馆,从装载着一箱箱文物的车上,小心翼翼地搬下箱子,将今年在圣杯屿海船发掘出水的最后一批文物移交给博物馆进行脱盐保存。

从今年8月底启动发掘工作开始,圣杯屿海船水下考古队已经在海上作业超过两个月。10月中旬以后受二次寒潮南下及今年19号、20号台风外围影响,已经无法进行正常水下考古作业。经报请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今年圣杯屿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暂停,工作时间调整至明年4月中旬后进行。

在这支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和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组建的漳州圣杯屿水下考古发掘队中,有两名成员是咱“漳州郎”——阮永好、林立宪。

外行人很难想象,一件从海底打捞上来的瓷器,从出水那一刻到摆放在博物馆内,中间要经历10余个环节。

10月28日下午,在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圣杯屿海船水下考古队驻地里,一间约50平方米的临时库房里,水下考古队队员正进行出水文物室内整理工作。每天海上作业结束以及不能出海的日子里,他们就做着这份日常工作。

进门处,一名队员正为出水瓷器拍“定妆照”。而漳州年轻水下考古人林立宪坐在电脑前,将文物出水方位、出水时间、尺寸及器物描述等信息一一录入。这是文物运往博物馆前的最后一个环节。

1991年出生的林立宪是龙海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2015年进馆后一直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今年3月,在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推荐下,通过层层考核,他取得资格参加第九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

漳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阮永好告诉记者,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是我国水下考古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林立宪的加入,打破了18年来漳州只有一个水下考古队员的现状。阮永好介绍,2004年他作为第三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的成员加入水下考古队。近年,他以导师身份参与了第七期、第八期、第九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工作。

水下考古要求身体素质好、职业素养高,连续游泳距离不低于200米、踩水不少于15分钟。“水下考古工作危险系数高,家人是否支持也很重要。”阮永好说,过去推荐过几个人,但囿于各种因素,这些人最终未能入选。“很孤单,也很着急。”阮永好说,当“接班人”林立宪出现,他牵挂的心才稍稍放下。

前后95天的培训和实习,林立宪在成长中“蜕变”。就潜水一项来说,潜水深度从7米到20米,从平静水域到开放水域,从单独完成潜水到潜水时完成工作任务。

2022年4月,国家文物局印发《“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圣杯屿海船考古发掘”被列为水下考古重点项目之一。消息传来,阮永好很兴奋。“2021年我们找到圣杯屿元代海船的具体位置后将遗址保存的情况向国家文物局作了汇报。随后,国家文物局邀请了国内顶级水下考古专家来漳州同共研讨,认为圣杯屿元代海船遗址考古研究价值高,但遗址保护难度大,建议尽快对遗址组织实施全面的水下考古抢救发掘。”

圣杯屿海船遗址位于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杏仔村东南海域,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保存较好的元代海船遗址。该遗址的发掘将为研究元代航海、造船、海洋贸易等提供实物资料。“水下考古需要得到国家的支持。虽然立项难度大,但必须争取。”阮永好激动地说,圣杯屿的发掘项目是漳州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活动,集结了全国优秀的水下考古人员,其考古成果将有助于提升漳州的海丝文化研究。

10月3日,对林立宪而言终生难忘。这一天,是他参加圣杯屿水下考古第一次下水的日子,也是他人生中首次潜到水下30米深处。林立宪翻开当天的记录表,“浪高0.3米,北风2级,水温27摄氏度—29摄氏度。”尽管经过20米深的水下考古实习,但下到近30米深的海里,新人林立宪略显慌张。“很紧张,一遍遍想着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后来下水次数多了,也就慢慢习惯了。”林立宪说。

为熟悉水下作业,林立宪做过后勤保障及下水前记录工作。“记录工作主要是协助潜水人员进行装备基本信息的记录,潜水员入水顺序、出入水时间、海底停留时间以及天气、海况信息记录。”林立宪介绍,潜水员下水后,水上人员要盯着海面浮起的气泡,判断水下人员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正是这种“吹哨人”的角色让林立宪深刻体会到水下考古工作讲究团队合作,同伴彼此间要默契配合。“我很有幸参加这次水下考古。经过实践磨练,我离梦想更近了。未来,我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考古工作者。”林立宪说。

圣杯屿元代海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开展以来,超过20家中央级和省部级主流媒体对水下考古进行了报道。9月底,漳州市博物馆举办“海贸明珠——漳州圣杯屿元代海船遗址水下考古成果展”,第一次向世人展出首批采集到的出水文物。“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漳州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漳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系列工作。这次水下考古和考古成果展很‘亲民’,逐步带领公众关注漳州、了解漳州。而这些,也是支持我们不畏艰难水下考古的初心和动力。”阮永好说。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