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当地时间10月29日晚,发生在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一带大规模踩踏事故引发广泛关注。安全无小事,应警钟长鸣。遇到拥挤人群,如何防范踩踏?进入密集场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遇到紧急情况要如何保护自己?针对这些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漳州人防蓝天救援应急服务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漳州人防蓝天救援队宣教组组长洪鹏嵩。
洪鹏嵩认为,从韩国的这个事件来看,主要是因为人流量激增导致疏散通道拥堵,现场人流非常密集,前面和后面的人都无法听到呼应。由于主办方没有考虑到合理的人流承受量,未在各个路口做疏散人群分流的动作,导致在踩踏发生后,后面的人群继续涌入。当密集的人群层层倒下,被压在下面的人根本无法动弹,最终酿成了惨剧。
洪鹏嵩说,易发生踩踏事故的情形包括“学校、车站、机场、广场、球场等人群密集地”“节日、大型活动聚会等特殊场合”“紧张、恐慌、激动、兴奋、愤怒等人群情绪不平静的场合”。
当踩踏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的应急反应是什么?需要做什么动作才能安全逃生?“人潮拥挤时,要尽量避开,若已经在人群中,尽量走在人群的边缘,平时到任何一个场所,要养成留意观察逃生通道的习惯。”洪鹏嵩建议,如果摔倒了,首先要做的自我保护动作是“护头护颈、双腿蜷缩到身体下”,以确保胸口有足够的呼吸空间。如果身体是侧着倒下,也要尽快蜷缩,手护住脖颈处,向上的一侧手护住腰肋骨处,确保重压下有适当的承重能力。
洪鹏嵩说,在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保护自己的准备。关于防范踩踏事故,学生应该牢记“三要四不要”的防护技能。洪鹏嵩说,一是看到拥挤的情况,不能上去凑热闹,要迅速离开现场,并在逃离时,不要盲目跟随周围的人流移动。二是发现拥挤时,要马上避到一旁,选择安全地点短暂停留避险。三是如果已经陷入拥挤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并尽量靠墙或抓住牢固的物体来稳住身体。“四不要”是指“不呼喊”,不胡乱大喊大叫,因为这样会加剧人群的恐慌心理。“不逆”,不逆着人流逃离。“不蹲”即使钱包、鞋子被挤掉也不蹲不贸然去捡。“不窒息”,是在人群拥挤中前进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的空间,以保持呼吸通畅。☉本报记者 苏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