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先生今年70岁,在家里洗澡时,突然感觉不适。一开始只是喘不上气,老人以为是洗澡间闷热导致的,休息十分钟后却越来越严重,不仅满头大汗,还伴随着心脏闷痛。想到几年前老人患过冠心病,当时还搭了支架,意识到情况不对的家属随即拨打120将老人送往医院。看着患者的心电图报告和冠状动脉造影报告,急诊医生告诉家属,老大爷是突发急性心肌梗死。
随着天气逐渐寒冷,忽冷忽热的环境容易引起血管的急速收缩与扩张,发生心肌梗死、心衰及心脏猝死等突发事件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天气逐渐转寒,也到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急性心梗发生时,通常患者左侧心前区有疼痛或憋闷感,伴有心悸、气短、大汗、恶心、呕吐等表现。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多超过30分钟以上,无明显疼痛峰值,安静休息或应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并不能很快减轻症状。有些人虽未出现上述情况,但有类似牙痛、胃痛、左侧背部及手臂不适时,也应警惕心梗。
冬季因为天气冷,所以很多人洗澡时水温会比较高,但老年人要十分注意。因为水温过高会产生大量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会导致浴室含氧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心脏供血以及供氧容易出现问题导致疾病发作。老人冬天洗澡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为宜。冬季洗热水浴超过半个小时大量出汗,可导致心脑等重要器官缺血,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危险。
在洗澡时,闷热的环境会消耗掉人体的一部分能量,加上此时新陈代谢较快,导致人在洗澡时会出现饥饿感。如果老人没进餐便洗澡,很容易感到头晕、恶心;但吃得太饱,大量的血液聚集到消化系统,从而使大脑和心脏供血减少。建议老人洗澡时最好保持五六分饱的状态。
最好洗澡前半小时喝200-300毫升的温开水,慢慢喝,以避免或减轻因洗澡时皮肤血管扩张而导致的种种不适,同时补充全身血液容量。
在浴室准备一个小板凳,最好是木的,防滑,洗澡时累了可以坐着,既节省体力,又能防止因地滑而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