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9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6版:读者

“熬”战世界杯 小心健康被“红牌”罚下

■本报记者 肖颖婧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渐入高潮,作为全球四年一度的大型体育盛事,世界杯吸引着许多民众的目光。对一些球迷朋友来说,在这“必须熬的夜”,约上三五好友小酌一杯,边看球边畅饮边撸串,成了世界杯观赛“标配”。然而,熬夜会给身体带来诸多危害,有不少球迷朋友向记者坦言,自己在欢呼呐喊之余,身体确实感受到了明显的不适感。

如何减少熬夜观战带来的伤害?熬夜之后如何拯救?记者就球迷朋友们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医生,探求世界杯“熬夜养护指南”。

激情观战

身体反而先“投降”

世界杯比赛时间多为深夜至凌晨,期间很多球迷会选择在酒吧、大排档等户外场合或组局在家中观看球赛。近日,市民阮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从朋友圈中发现正在上大学的儿子连续几天熬夜观赛,情绪高涨,而且必定配上啤酒、烧烤等食物助兴,给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自己十分担心。

记者于晚上11时左右在市区走访,看见不少酒吧、烧烤店、大排档的店内都通过悬挂的电视机或投影仪播放世界杯足球比赛,许多球迷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看,每到精彩处就传来阵阵欢呼声,吃的也大多是酒、肉等重口味、高热量食品。当记者询问球迷看完球后的睡眠质量如何,不少球迷坦言:“太兴奋,根本睡不着。”

同样,36岁的市民卢先生也为世界杯激动不已,早早做好了时间表,备好成箱的啤酒和大包小包的零食,叫好烧烤、卤味等外卖,约上好友来家看球。不过卢先生坦言,连日来的“白加黑”模式身体已经感觉有些吃不消了。“连续熬了几个晚上,白天都昏昏沉沉,胃胀不消化,工作都无法集中注意力。”卢先生不由得感慨:“简直患上了‘世界杯综合征’。”

不良习惯

当心诱发健康风险

针对熬夜观赛、不健康饮食等导致的头昏脑胀、眼睛干涩、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睡眠障碍等“世界杯综合征”,芗城区妇幼保健院外科副主任医师许良团提醒球迷朋友,在日夜颠倒,激情观赛时,要警惕饮酒、吸烟、熬夜、过食、情绪激动等不良观赛习惯诱发的健康风险。

“白天忙工作,晚上‘加班’看球,如此循环一段时间,连续性的超负荷运转会让身体过度疲劳,诱发心绞痛、高血压危象等各类心脏疾病。”许良团告诉记者,比赛时,球迷们的情绪往往会跟随赛况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这就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肾上腺激素分泌加快,血压升高,极易发生卒中危险。

而且,大部分球迷在看球时,一定要喝啤酒配烧烤、吃零食,给肠胃造成很大负担,容易诱发急性胃炎、胆囊炎等消化道疾病,引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过度饮酒还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此外,眼睛在电子屏蓝光和熬夜的双重刺激下,可能会引起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熬夜补救

保持健康可以这么做

虽然熬夜会带来诸多健康风险,但对球迷们而言,世界杯是“必须熬的夜”。那么,如何才能把熬夜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呢?

许良团表示,在不得不熬夜时,做好熬夜前后的准备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理性看球,控制情绪,特别是既往患有心血管病或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更要注意备好应急药物。合理安排饮食和休息时间同样重要,可以在熬夜前睡1-2小时,即使无法入睡,闭目养神同样能起到休息的作用,白天也可以适当安排午睡。

在观赛零食选择上,拒绝胡吃海喝,尽量选择坚果、水果等健康食品,多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不要选择薯片、巧克力、蛋糕等高热量、高糖的加工零食或啤酒、烧烤、卤味等容易给肠胃和心脑血管造成负担的食物。在看球时,还要注意要避免久坐,多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缓解紧张疲劳。适当多吃胡萝卜、菠菜、牛奶、瘦肉类等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的食物,缓解视疲劳。

相关链接>>>

世界杯期间,

这些骗局不得不防!

世界杯期间,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通过各种形式实施诈骗,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行骗,利用钓鱼网站、中奖短信等电信诈骗手段敛财。如以加群共享“红单”推介、“专家”指导为由,诱骗被害人购买球赛“内幕消息”。或是通过群发短信,发送带有木马程序的链接进行诈骗,只要被害人点击此类链接,就会触发木马程序,导致手机里的钱财被盗取。或是开设线上赌球网站诈骗,利用高赔率来吸引用户参与,套取被害人身份信息,并引诱被害人充值下注,先让人小赢几把,当受害者投入大量资金时,就销声匿迹。除了虚拟服务诈骗,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以次充好,高价兜售冒牌世界杯商品,要求受害者事先转账后将其拉黑。

对此,警方提醒广大球迷在看球之余,也要注意防范诈骗风险。在收到类似中奖信息后和网络链接后千万不要相信,不要被所谓的奖品、预测蒙蔽双眼,远离非法赌球。购买世界杯周边产品要登录官方网站或向授权的指定商家购买,不轻信由网络商家提出的先行支付“预付款”“定金”“手续费”,不轻易向陌生人转账,理性观看球赛,不要让世界杯变成世界“悲”。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