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 上一版 返回首页
第12版:九龙江

让岁月留香

梧林侨批馆:

▱慧 心 文/供图

闽南方言称书信为“批”。“侨批”,也称“番批”或“批信”,它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将赡家侨汇的银款、物品连带家书,托带故乡的汇款凭证。因为外公侨居海外,我对侨批并不陌生。从期待到心安,再到期待……每一封侨批,仿佛都是一次漫长的亲情对话。记得那时外婆总把海外寄过来的一些小物件、单据、书信藏于阁楼上,想来,外婆珍藏的不只是个人记忆,还是一代人共同的历史记忆。侨批的研究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2010年,侨批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2年,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2013年,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梧林村是国家级传统村落,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新塘街,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洪武年间,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华侨关系。有人说:“一座梧林村,半本晋江华侨史。”清末,渐渐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回乡盖洋楼,村落里现存的200多幢洋楼,大部分就是上世纪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后盖成的。外墙斑驳的朝东楼、古榕笼罩的“德鑨宅”、号称“九十九门”的“德养宅”、孔雀成双飞的“胸怀祖国”楼、单身复式公寓的“梦菜家声”楼……建筑风格亦多元化,闽南官式大厝、中西合璧民居、哥特式建筑以及古罗马式建筑……这看似各自独立、别具一格的洋楼,却承载了同样的家国情怀,有着同样厚重的传奇。正是初秋,华灯初上,凉风徐徐,漫步其中,去品味古村落那深层次的气质和神韵。猛抬头,目光正与传说中的梧林侨批馆相遇。

漳州古城也有侨批馆,那是一家公益性侨批馆——南风侨批馆。侨批馆占地不大,设有交流区、互动区和展示区三个区域。据介绍,创建者收集研究侨批20多年,馆内陈列着清末至上世纪90年代的侨批、货币以及从海外寄回国内的物件等。应该说,南风侨批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侨批馆”,而是“侨批展示馆”。所谓“侨批馆”应该是缘于“水客”。18世纪初,出现了替人带钱物回家乡、带“新客”往海外谋生的华侨,人们称之为“水客”。随着海外侨汇的增多,一些“水客”办起了侨批馆,这是在海外及家乡两地开设的办事机构,即把在海外收集的一笔笔侨汇通过银行寄回国内,然后派人分送到收款人家中。在闽南侨乡,办理侨批馆者颇多,常见有资本雄厚的行店兼营侨批业。眼前的梧林侨批馆是菲律宾梧林籍侨胞蔡顺意为了经营侨批业务而建,目的是服务家乡侨胞侨眷,于1938年初建成。据记载,从1898年至1935年,晋江侨批馆设立了34家,可见当时与海外侨汇间的密切程度。

其实,梧林人更乐意把“侨批馆”称为“旧学堂”。侨批馆还未正式投入使用,就遇太平洋战争爆发,侨路中断。楼主蔡顺意毫不犹豫将楼房装修款全数捐给祖国,支援抗战,之后侨批馆转作小学校舍,蔡先生还聘请名师前来授课,培养家乡人才。1984年,梧林小学新校舍建成,侨批馆这才得以恢复本来面目。如今,侨批馆还留有学校特有的痕迹,门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题词依然清晰可辨。

梧林侨批馆坐西北朝东南,由主楼和石埕组成。主楼为三层红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白石台座,上砌红色清水砖外墙,面阔三间。楼房布局左右不同,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立面各异。正面石框大门镌刻对联“丰亨豫大民之望,田畴作穑岁有秋”。首冠“丰田”两字是梧林蔡氏的灯号;“丰亨豫大”典出《周易》,意为富饶安乐的太平景象。这副对联,为这座西式风格建筑注入了中式建筑元素。如今,这栋因为战火而未最后完工的“侨批馆”,在乡村振兴中被活化了,成为“侨批展示馆”,于是活脱脱就有了一幅活色生香的面孔。一楼是主题邮局,复原了上世纪侨批馆的风格,让人们能够沉浸式感受侨批馆的历史面貌;二楼是侨批文化长廊,展示了大量原件、图片、实物等详细的侨批资料,它们见证了数不清的岁月与往事。里头有热血青年返国抗日的书信,有联络亲人情感的家书,也有补贴家用的汇款凭证,华侨爱国、爱乡、爱家的仁心义举,由此可见其一斑。

两封侨批重情守义,令人过目不忘。它们记录华侨蔡怀番和蔡怀紫堂兄弟合建宅邸“胸怀祖国”楼的点滴往事。这栋取名为“胸怀祖国”的楼房于1953年建成,由旅菲侨胞蔡怀番和蔡怀紫合建,它位于侨批馆右侧,坐东朝西,是一栋中西合璧的楼。楼顶那代表家族精神追求的四个大字“胸怀祖国”,远远的就望得见。蔡怀番和蔡怀紫本是同辈分的堂兄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们一起加入华侨游击队。抗战胜利后,他们瞄准商机,向菲律宾当局收购了日军占菲时期的“远东”军工铸造厂,更名为“新远东”铸造公司,生产生活器具,获得丰厚利润,从而发家致富。像闽南大多数华侨一样,创业有成后,他们回乡盖楼房,光宗耀祖。按照当地人的传统习惯,凭着各自的经济实力,他们完全有能力各自建造一栋宽敞、高大的楼房,但是,他们决定共同盖一栋,让子孙后代一起生活,互相照应,希望子孙后代也能像他们自己一样,和睦友爱。楼房建成后,他们将楼下、楼上交叉分成两部分,采用抽签的办法,抽到楼下左边,那么楼上就分到右边,不“挑肥拣瘦”,不设“楚河汉界”……“胸怀祖国”这两封侨批,交代在家乡的妻子购买厝地以建房屋,说明了房屋建造细节,并附上平面设计图纸。侨批展示的或许是不为众人所熟悉的人与事,但它们彰显的家国情怀、仁爱互助的理念,却有穿透岁月的力量。

只有到过梧林侨批馆,才能领略梧林村的幽深与宏阔;只有到过梧林侨批馆,方懂梧林村的宁静祥和,烟火可亲……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