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一会儿大明星胡慧中要来,大家显得异常兴奋。
那是我当兵第二年的事,那时正兴看录像,胡慧中和林青霞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偶像,听说胡慧中一会儿要来,连队里一片沸腾。
胡慧中是来拍一部叫《中华警花》的电影,影片中她主演的女特警不但会开车,还会开战斗机。她在电影中开着战斗机去围剿毒枭。她在电影中开的那架战斗机就是我们机组维护的那架飞机,我们维护的飞机最干净,看起来最新,最适合当“道具”。胡慧中一会儿就来,我们得进场保障,跟真的飞行日一样保障这架飞机的出勤。
在平时,哪架飞机出勤只有那架机组人员在场,那天又恰逢周末,听说胡慧中要来,除了上街不知情外,连队在家人员几乎都去,大家早早候在停机坪,争相一睹明星的真容。
机场拍摄现场一切架设就绪后,这时一辆大巴车缓缓向我们驶来,大家情绪又开始激动起来,果真,胡慧中在众人的拥簇下,戴着一副大蛤蟆墨镜,一头蓬松的大包头,一身特警装束走下车来。她被直接带到我们飞机面前,刚好和我们全体机组打了个照面。我在几米开外就闻到了一股浓烈的香水味,那种味道有些怪,不像茉莉花的清香,也不像夜来香的浓香。这股香味像头无形的怪兽,捉弄得我这个农村娃感到有些头晕,不知是否是传说中的法国香水味。她走到机组跟前停下来,抬头看了我们的飞机,露出浅浅的笑。我有些替她担心,我看她脸上擦了那么厚的粉,我担心她这一笑,会造成这张定型过的脸上的粉皮脱落。化妆师赶紧过来,帮她穿上飞行服,戴上飞行员头盔,大家手忙脚乱地把她“装”进座舱里,然后摄影师对她从不同角度取景,片刻功夫,拍摄结束。胡慧中非常高兴,她走过来和大家合影,还为大家签名留念。
还好,现场人不多,她龙飞凤舞地签下一个个很难辨认的名字,大家看到这散发着艺术味的名字,一个个像喝醉了酒一样,不由得摇晃起来。我坐在一旁,安静地看着战友们各自忙碌着,突然明白了什么叫追星。当天拍摄结束,胡慧中就走了,连队许多人却感觉她没走,大家经常在照片中找到她,在签名本上找到她。一年后,我在军校时看到这部电影,看着我们的飞机从天而降,稳稳地停在着陆线上,从座舱内走下来一个很酷的“冷美人”,让我对这部电影一下失去了兴趣。
后来的某天下午,我们正在机场做飞行后大检查,突然不远处的停机坪一阵骚动,前方中队的人纷纷扑向一架刚停在民航候机楼前港龙航空班机前。看到这情形,我们中队,还有相邻的隔壁中队也飞速向这架航班跑去。快到这架航班前,我终于打听清楚,这架航班上有刘德华,还有林子祥、叶倩文夫妇,三个大牌香港歌星同机抵达,不知那帮人为何消息这般灵通,他们早早守候在机场。那时机场是军民两用国际机场,候机楼旁还有便道。这些追星族从便道疯狂地扑向航班,加上机场我们几个中队的几百号人,大家潮水般扑上前去,追着三位歌星签名留念。这可忙坏了机场的保安,他们几十号人把三位歌星团团围住,仍难挡住这股汹涌的人潮。
我跑到半路听说是追星的事,突然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停下脚步就往回走。我何苦为好吃的鸡蛋去追那只下蛋的母鸡呢?何况那些商业炒作出来的明星他能代表什么?我看不出那些龙飞凤舞又看不懂的一个名字能代表什么。当然,我只是我,更多的人还是愿意去追星,去当人潮。或许,连他们自己也不明白这是为了什么,就像森林里的鹿群,只要有一只带头跑起来,整个鹿群为之奔跑。鹿群是为躲避威胁,而我们为啥要追星就说不清楚了。我并不认为明星有啥光芒可以照耀一个群体,我反而觉得明星的光辉来自每一丝微弱的光对他们的反照,才使之明亮起来。我不愿当一个反光镜,我成不了一个追星族。
多年后,我成了一名记者。那次家乡搞一次大型演唱会,来了费翔、蒋大为等许多大牌明星。演唱会现场异常火爆,作为记者我负责探星——采访这些大牌明星。那天,我突破层层关卡,在一个新小区物业的小办公室里见到这些明星们。中国力量组合三位小伙子正从舞台下来,他们饥肠辘辘正在大口吞食蜜柚;还有陈明真、许秋怡两位港台歌星和我拉起家常;超女纪敏佳谈起平和印象;蒋大为也谈起从艺生涯的往事,这一刻我觉得他们离我如此之近,又如此亲切,只有跳出他们的光环,我才觉得这些明星显得那么真实、可爱。
后来电影《突发事件》来平和拍摄,我临时被抽调帮忙摄制组带路探景,那时我和影片中的男女主角巫刚和范志博有过一段时日接触,除了在戏中,他们和我们无异,成天说一些吃喝拉撒睡和油盐柴火的人间烟火事。那年正月,单位突然要我去采访一个客人,我在一个克拉克瓷展厅的人堆里突然认出了“CCTV4——国宝档案”栏目的主持人任志宏老师。他的声音很有磁性,他播出的节目我们全家都爱看。当时他正拿着一个青花大盘在欣赏着,我轻声叫道:“任老师,怎么是你。”“唉。”他轻声应道。在我左一声右一声的“任老师”声中,大家才知道眼前是位修养极为深厚的值得我们学习的艺术家。真正的艺术家,或许他就扎在最平淡的人堆里,压根没有那些明星的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