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在上海开幕。据了解,本次展会集中展示中国自行车产业最新产品,国内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出口呈现上扬态势。眼下,在漳州,同样有越来越多的骑行爱好者开启他们的“追风”之路。自行车消费正成为漳州消费市场新亮点。
自行车消费市场升温
穿上骑行服、戴上眼镜、扣上头盔、调试单车……这是不少骑行爱好者外出骑行前的固定动作,以此来确保骑行过程中的安全舒适。近日,记者走访市区捷安特、美利达、喜德盛等自行车门店了解到,根据不同的骑行需求,自行车分为山地车、折叠车、公路车等类型。在售价方面,低则几百元,高则数万元,价格区间比较大。
位于市区丹霞路的捷安特自行车专卖店内,摆满了款式新颖的山地车、公路车、折叠车等自行车。一旁还整齐地摆放着头盔、水壶、骑行服装等自行车配件产品,为骑行爱好者提供了一站式的购物体验。店内,几名顾客正兴致盎然地试骑心仪的自行车,也有顾客正让店员调试自己的爱车。该门店负责人江金泉介绍:“相比2020年以前,近几年店里自行车月销量已增加10至30辆。最近热销车型主要是适合城市休闲的平把公路车和适合竞速的弯把公路车。其中,新手骑行者更倾向于选择价格在4000元以内的自行车;资深骑行爱好者的选择则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一部分资深爱好者热衷于组装自行车,根据自己的骑行需求和喜好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另一部分则偏好购买价值上万元的自行车。此外,头盔、骑行服等自行车配件,以及清洗保养、上门服务、打包寄送等自行车服务也比较火热,日销售额已比2020年之前翻了近一倍。”
“近年来,消费者购买自行车的热情高涨,自行车门店数量在市区迅速增加。捷安特、美利达等品牌纷纷增设门店,为骑行爱好者提供便捷的选购渠道。”漳州市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许茂江告诉记者,捷安特、美利达、喜德盛等自行车品牌提供细分化的产品类别,满足了骑行爱好者对骑行体验的多样化需求。其中,山地车凭借其地形适应性强和舒适性好,深受年长骑行爱好者的青睐;年轻人则更倾向于追求速度,公路车成为他们的首选。
功能逐渐向运动休闲转变
自行车及相关配件、服务等销量的节节攀升,得益于多方面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自行车传统的代步功能向运动休闲转变。
四年前,市民黄奕聪接触了骑行,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他说:“骑行不仅是一项对健康有益的运动,还能作为一种社交方式,帮助我拓宽社交圈。同时,漳州道路设施良好,有许多适合骑行的路线,比如南江滨路、金峰大桥、圆山等地。如今骑行已成为我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健身、通勤、社交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像黄奕聪这样的市民,开启了运动休闲的骑行日常。
“近两年,市自行车运动协会新加入近200名车友,目前已达到近500人的规模。我们每周都会组织几场骑行活动,经常能召集到几十名车友共同骑行。一到晚上,市民总能碰到不少骑行爱好者,许多人看到后产生兴趣,会参与其中。另外,全民健身的推广、骑行赛事及骑游活动的兴起、骑行门槛低,以及社交平台上的骑行经历分享等因素,也是吸引市民加入骑行的重要原因。”许茂江说。
走访过程中,不少自行车门店的负责人都十分看好自行车行业的发展潜力。“自行车行业具有周期性,其曾在2008年和2013年前后迎来销售高峰。近几年,自行车行业再次进入上升期,预计将持续至少两年。这是因为自行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即使不常使用,也很少会被废弃,而是会被转让或存放。因此,新的骑行爱好者成为自行车市场的主要消费者。”江金泉解释。如其所言,自行车是一个可以做得很长久的行业,其凭借环保、健康的优势及持续创新(材料、设计、技术)提升性能,正不断扩大用户群。
选购时不应盲目攀比
据了解,大多数骑行爱好者为了良好的骑行体验,会选购品质较好的车辆,并对配件进行升级。骑行群体的购车预算也因此呈现上升趋势。那么,骑行爱好者应如何选购自行车呢?哪些装备是必备的呢?
许茂江建议,骑行主要靠的是骑行爱好者的毅力及身体素质,不是说品质好、价格高的自行车就一定可以骑得远、骑得快了。骑行爱好者选购自行车时,不要盲目攀比、追求高价自行车,应根据自己的预算、用途、喜好来合理评估自己要买的车子即可。建议刚入门的骑行爱好者,可购买1000元至5000元的自行车。这个价格区间的自行车可以保证自行车的品质和性能。即使日后自己对骑行失去兴趣,将自行车转卖时也不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许茂江提醒,骑行过程中,一定要配备头盔、手套。头盔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可以在危险的时刻救人一命。由于每个人的头围大小各异,头盔的尺码也有相应区分。骑行爱好者在选购头盔时,建议前往实体店进行挑选。通过在实体店试戴和店内工作人员的专业建议,更能选到合适的头盔。手套具有吸汗、防滑、透气等功能,这些设计能够让骑行爱好者在骑行过程中,减少因手部出汗或路面颠簸而导致的打滑现象,及因意外摔倒而对手掌造成的冲击和伤害。此外,夜晚骑行时还需配备头灯、尾灯等夜灯。
■本报记者 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