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7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3版:文化走廊

云水谣的女性祠堂—奎文祠

奎文祠

神龛牌位

奎文祠匾额

县保牌

大门石鼓

⊙黄建全 文/图

元末明初,上杭洪源范阳简氏简德润承继义祖张振兴家业,开基南靖长教,由此,这支汉族客家民系于洪武四年(1371年)朱明政局笃定而立籍南靖。南靖县梅林镇长教地区,今福建土楼云水谣景区,是个历史悠久的景观村落,书洋溪穿行而过,南岸是璞山村、官洋村,北岸是坎下村,村中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贵楼、怀远楼,以及千年古榕树群、百年老街市、汀漳古道等文化景观,在这个云水谣古镇之中深藏着一座女性祠堂——奎文祠。

奎文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目前南靖县内独一无二的为妾室庶祖而建的女性祠堂,以纪念长教简氏九世祖妣刘氏勤淑孺人之宗祠。该祠位于官洋村中心,坐东朝西,建筑面积260多平方米,占地总面积约860平方米。奎文祠是一座二进二廊一天井、四柱三间式悬山顶建筑,主大门进门是前厅,两次间通透敞亮,子孙门分别写着“入孝”“出弟”字样。天井之上便是二进上厅,分成三厢,中间是影堂,正中独立神龛奉祀“显祖妣刘氏简妈禄位”牌位,在神龛前上方的门楣悬挂“奎文祠”额匾。整座建筑具有闽南文化特色,木构件雕刻精细,彩绘工艺高超,石鼓石雕雕工精湛,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2010年,奎文祠列入南靖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重修,并且活化利用为福建土楼(南靖)生态博物馆——忠孝文化展示点。

据《福建南靖长教简氏族谱》记载,长教范阳简氏九世简文岳“名寿,字鼎台,谥法岳。生于万历十六年戊子闰六月十五日巳时……妣杨氏,葬于梅林积排厝后,坐甲向庚。又妣刘氏,谥勤淑”。奎文祠“系奉祀九世祖妣刘氏勤淑孺人之宗祠,刘氏生六子……嫡杨氏生一子。相传杨、刘不睦……”可见,简文岳的妾侍刘氏,谥号勤淑,生于明神宗年间(1588—1645),寿五十八岁。刘氏生有六子,二十五嫡孙,人丁兴旺,家业成就。为缅怀刘氏仁孝恩情、勤俭持家的美德,其裔孙在康熙年间合力建造“奎文祠”,供奉刘祖妣牌位,后代香火不进此祠。春秋两祭,元宵结彩演戏或闹花灯。

先儒朱子约前代之礼,创祠堂之制,为四龛以奉四世之祖,并以四仲月祭之,其冬至、立春、季秋、忌日之祭,士大夫之家遵以为常。至明代,宗祠的建设与发展是以朱熹《家礼》的普及和士大夫的推动为背景,《大明集礼》效仿《家礼》,使得《家礼》第一次进入国家典制,因此所谓明代的祭祖礼制实际上是《家礼》的官方化即国家制度化。而庶人无祠堂,惟以二代神主置于居室之中间,或以他室奉之。嘉靖十五年(1536年),“议大礼”的推恩令导致的家庙及祭祖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允许庶民祭祀始祖,更在客观上为宗祠的普及提供了契机,强化了宗祠的普及。从长教现存简氏宗祠来看,以其规范的奉祀机制,在乎于《家礼》对民间祠堂礼仪的创意建构,符合明之国宪,亦是符合简氏所追求的族际价值。“然于一民间家族而言,最美好莫过于骨肉相亲,兄弟亲爱,高堂寿考,人丁兴旺,积善余庆,此人伦大端,礼之所出。或可说,遵循‘礼’的规制,深深服膺于民间礼教之传统,也是南靖简氏所追求的族际价值。”从而,简氏之祠堂遵循“礼”的规制,以“左昭右穆”祖先牌位顺序奉祀始祖、先祖和祖妣。

在我国古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夫一妻制,只因有了妾侍的存在,所以让人误以为古时是实行一夫多妻制。其实,这在旧时便是指一妻多妾制,妻与妾尊卑有别,而当时祠堂是一个家族用来供奉祖宗牌位,以及议事、惩罚的重要之地,正妻死后神主牌位可以随夫配祀祠堂,而侍妾的神主则没有这种“待遇”,甚至都不予享受正常的祭祀活动。通过族谱中的记载,九世简文岳“妣杨氏,葬于梅林积排厝后,坐甲向庚。又妣刘氏,谥勤淑……”“系奉祀九世祖妣刘氏勤淑孺人之宗祠,刘氏生六子……嫡杨氏生一子。相传杨、刘不睦……”由此可以说明刘氏为妾室庶祖。子孙满堂的刘氏祖妣却无法享祭祖宗祠堂,实属哀怨!这也许是后世惟恐有追不回来的遗憾,从而行奉先思孝之实,事为祖妣立祠,以昭一时追远之念。为祖妣独立建祠,在闽南地区殊为少见。“奎文祠”祠名取自于宋代王阮《同张安国游万杉寺》诗句:“昭陵龙去奎文在,万岁灵杉守百岁。四十二年真雨露,山川草木至今春。”诗人通过描述葬于昭陵的唐太宗李世民已经离去,但奎文(指昭陵上的奎星)仍然存在,表达了岁月更迭中古代帝王的离去,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传承依然存在。万岁灵杉守护着百神百仙,时间的流逝,“山川草木至今春”,暗示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历史的延续相呼应。由此可以表达奎文祠的寓意:老孺人虽已离去,表达后世对刘祖妣的敬仰和记忆传承。

作为一座女祠,奎文祠虽不大,但很精美,从康熙年间保留至今,深刻体现了土楼人对这一种新文化现象的包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摒弃封建礼教的羁绊,简氏子孙感念祖妣刘氏功德为其孝义立祠,不失为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但礼之所出亦有其存在之社会的意义。它不仅是一座祠堂、一栋古建筑,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对陈规陋习的挑战,一个倡导男女平等进步的见证。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