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7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3版:文化走廊

细节中的谦逊与真诚

启功先生

⊙唐宝民 文/供图

陈荣琚是启功先生的学生,夏旸是陈荣琚先生的学生,两人都曾写过怀念启功先生的文章。通过对各自文章的阅读,我们了解到了启功先生为人处世方面的一些细节,能够感受到一位大师级学者的涵养和风范。

中国人有攀阔祖宗的习性,特别喜欢称自己是皇族的后代。启功先生是名副其实的皇族后裔,但他却从来不以这个身份来炫耀自己。夏旸先生记述道:“启功先生属爱新觉罗家族‘启’字辈。身为清王朝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启先生不愿夸耀‘爱新觉罗’这个姓氏,甚至很避讳所谓‘皇室祖荫’,因为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辞去皇室封爵而通过科考进入翰林的。启先生曾经说过:‘爱新觉罗如果真的能作为个姓,它的辱也罢,荣也罢,完全要听政治的摆布,这还有什么好夸耀的呢?何必抱着它津津乐道呢?这是我从感情上不愿以爱新觉罗为姓的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出自启功先生的手笔,但他从不把校训当作自己的创造,夏旸在文章中写道:“校方请启先生写校训,先生欣然奉命,但一再强调‘校训之撰,当属学校’。校训碑正面右手署‘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左下方落款‘启功敬书’。一个‘敬’字足以说明,在校训面前,启先生只把自己当成学校的普通一员。之后学校有关部门又多次请先生阐释他所题校训的意义,先生每次都以‘学习校训,理解如此’的口吻来写,从不把校训当成自己的创造而专有,其高风亮节令人感佩。”

对于陈荣琚来说,启功先生是当之无愧的老师;陈荣琚也是启功先生名副其实的学生。但启功先生在陈荣琚面前却从不以老师自居,也从不把陈荣琚当成自己的老学生看待,夏旸曾记述过这样一个细节:“精心培养学生,尊重爱护学生,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成就了一段师生相处的佳话,也成就了启先生和陈先生的君子之交。有人曾问启先生:‘陈荣琚是你的学生?’启先生回答:‘是朋友、挚友,是教学相长的关系。’”

启功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陈荣琚回忆道:“从1974年初次见面到2005年,我一直称呼启功先生为‘启先生’。而启先生对我的称谓,随着时光的流逝,也从开始的‘荣琚同志’到‘荣琚先生’到‘荣琚兄’到‘老兄’到‘挚友荣琚先生’。我本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启先生业余的学生,而且常常为耽误了启先生的很多宝贵时间而自责,而先生却视学生如亲人知己,为学生耗尽心血,真使我有无限的感慨,又万分惭愧。启先生高山景行,是我一辈子学习的楷模。”

启功先生以其深厚的学识、谦逊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风范,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他淡泊名利,不以皇族后裔的身份自居;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和知己。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成为一代人的楷模。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