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能用这些构件,拼制出自己心中的桥梁吗?”近日,在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科学教室里,漳州市实验小学的三十多位同学纷纷拿起桌子上的彩色拼件,用一个个小小的部件,合力“建造”出牢固、美观的大桥。“这是一节教孩子运用点、线、面的知识,进行动手创新的课程,整节课生动、有趣、直观。”漳州市实验小学带队老师说。
同学们有的搭拱洞,有的拼桥栏杆,大家有商有量,一边讨论,一边进行桥梁“施工”,忙得不亦乐乎。记者注意到,这种“复合型”的课程很受学生喜欢。“你们在搭建的过程中,可以思考如何让你的桥变得更加坚固,它用到哪些数学原理。”由于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课堂的角色中,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问题的引导者,启发孩子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这堂课程不只提供知识,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研究思维。漳州市实验小学余煊皓同学说:“我们体验了创造的乐趣,我希望还能多来参加夏令营。”
另外一边,同样来自漳州市实验小学的三十多位科学夏令营的小营员们,在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傅群兰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叶脉书签的制作。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先把树叶放进开水里煮,等傅群兰老师讲解完叶脉书签制作的基本流程后,大学生志愿者依次为小营员们分发煮好的叶子。同学们戴上手套,用筷子轻轻地把叶子摊平,再用牙刷小心地刷去叶肉,不一会儿,大家都得到了一张完整的叶脉。接下来的晾干与上色环节就更有趣了,大家小心翼翼地,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进行设计,最后终于大功告成了,一个个叶脉书签小巧而美观。
“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科学的魅力,也让我们明白了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参与活动的科学小营员们纷纷表示,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收获了知识与成长。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周晓红老师表示,多学科交叉是此次“大手牵小手”科学夏令营的重要特色,旨在让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科学的神奇与力量。
☉本报记者 苏水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