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1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1版:要闻

绘就幸福民生新画卷

——聚焦漳州援疆工作系列报道之一

由漳州全额投建的木垒电力管网项目正在进行管道铺设作业

⊙本报记者 陈益雄 刘铭明 陈志荣 李伟 文 游斐渊 图

编者按

漳州援疆,不仅体现了跨越千山万水的深情厚谊,更是两地人民携手共进的生动实践。一年多来,在漳州市委市政府、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漳州分指挥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记省委省政府重要嘱托,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漳州援疆工作的批示和要求,拿稳“接力棒”,跑好“接力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接续奋斗,充分发挥漳州所能,找准木垒、准东所需,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切实把谋划变规划、规划变计划、计划变行动、行动变实效,扎实推动援疆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即日起,本报推出“援疆情 采风行——聚焦漳州援疆工作”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跨越万水千山,只为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题记

“快,先止血包扎,再检查颈椎有没有骨折。”近日,一位头部大量出血的哈萨克族牧民被紧急送进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总医院。漳州援疆医生、木垒县总医院副院长谢晓辉一路小跑来到急诊室,迅速指导当地医生护士加快抢救。

“缝合止住血后还要继续观察,病人有头疼和呕吐症状,可能导致迟发性脑出血。”拥有多年诊疗经验的谢晓辉十分清楚此类病症不可掉以轻心,他向医护人员反复交代诊疗注意事项。幸运的是,因处理及时,病人的伤情稳定,排除有重要器官损伤,包扎后当天即离院回家休息观察。

“对于急诊病人的抢救,我们特别需要漳州的专家来帮助培训和指导。”木垒县总医院医务部主任白爱莲感激地说。

木垒县人口基数小,当地的急重疑难病例诊疗技术相对薄弱。去年以来,在漳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医疗帮扶接续开展,一批批来自漳州市医院、漳州市第二医院、漳州市中医院、漳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等医疗机构的专家相继来到木垒开展业务及管理帮扶。他们开设闽疆(木垒)石榴籽名医工作室,让木垒当地群众不必到上级医院就可以享受到专家服务。

据统计,今年以来漳州援疆医疗队共接诊病人2900余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10余台、培训48次、义诊15次,医疗帮扶领域持续拓展。在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的努力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勾守建签约木垒县总医院任名誉院长,并在院长期开展坐诊手术;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在木垒设立中医药康复“民族医”、国家级“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以名医资源助力医疗资源共享、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医院管理等交流合作,推动木垒医疗重点专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我们致力于在机制建设、双向帮带、培训交流等方面打造一支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木垒县委副书记、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指挥长高国亮介绍,除了名医工作室,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还以历届援疆干部人才在智力援疆工作方面的大量有益探索为基础,在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指导下,成立了一系列智力援疆平台。今年已推动成立闽疆(木垒)石榴籽名师工作室、闽疆(木垒)石榴籽警务工作室、闽疆(木垒)审判专家工作交流中心等多个可持续发展平台,进一步提升援疆工作综合效益。

民生发展惠及当前、关乎未来。木垒县南部山区马圈湾风景独特,沟谷两侧森林覆盖茂密,天然牧场一片葱绿,丰富的负氧离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避暑、休闲、康养度假。然而,用电难却成为制约当地居民民生事业发展的“拦路虎”。

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十分关注木垒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推动由漳州全额投建的马圈湾——鸡心梁牧场30公里电力管网项目加快建设。该项目已于去年正式动工,建成投用后有望大大改善当地牧民的用电问题。

项目建设现场,工程管槽沿着山脊两侧延伸,几名工人正骑着马顶着烈日进行电力管道搬运铺设作业。“受地形限制,这个项目的许多区域无法进行机械施工,只能依靠人力与马匹。”施工现场负责人潘多峰表示,虽然项目施工存在许多困难,但进度并未落下,预计今年9月中旬便能实现送电,变压器总容量可达630千瓦。

“一通电就安装汽车充电桩,购置更多家用电器,吸引更多游客。”木垒县东城镇沈家沟村村民巨马拜家经营的牧家乐就挨着项目送电管道,他笑着向记者介绍今后提升服务的经营计划,“等通电了,生意一定会更好,日子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长期以来,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坚持项目向民生靠拢、向基层倾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批接着一批干”,成功实施了木垒县西吉尔镇水磨沟生态治理、木垒县综合运动中心、木垒县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惠民项目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民生为本”的崇高理念,持续为木垒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更撒下无数梦想与希望。在幸福底色的映衬下,一幅幅民生画卷串联成册、亮丽呈现。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