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6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7版:教育周刊

为什么父母总说扫兴的话或反话?

有位读者表示:感觉我父母总是很扫兴,比如,跟我妈说,我感冒了。我妈就这样怼我“谁叫你经常喝冷饮,活该”;我说我升职了,我爸只“嗯”了一声,什么也没说;前两天我跟他们说打算考博,有机会想到国外待几年。我妈立马说“你就好好工作,别整天想七想八,脑子天天不知道在想什么”。总之,只要分享点什么事就很扫兴。想得到点关心就会被踩一脚,想说点高兴的事或有什么想法马上被否定,真的很没意思,非常扫兴。

后来我在群里跟朋友吐槽,有几个也说他们的父母也是这样,所以平时有什么事都不爱跟父母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悦心田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月凤:

为什么在父母看来都出于好意,甚至觉得都是为你好,但对于晚辈来讲会有很扫兴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第一个方面:跟我们的文化有关。在我们的文化中,长辈如果顺着晚辈说,不去扫兴的话是一种低姿态的角色。长辈一般都不会认为也不想成为低姿态者,多少都觉得或希望自己是比晚辈有权力,所以,就会出现跟你说话时总爱反着说。这样一来,对于晚辈来说就感觉很受伤,总有一种,怎么说都不对或在你眼里我什么都不是的感觉,严重的话会感觉不被理解,不被爱。

第二个方面:“情感隔离的感觉”。身为晚辈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分享开心的事情,包括有时会说哪里不舒服时,当时心理需求是希望得到关心,被理解,有共鸣或被支持,被照顾等。父母的扫兴却在不知不觉中把晚辈“挡”在了外面。这样一来,就会让子女感觉有一种情感上的隔离。情感隔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上一代过度想与子女融合,被情感卷入较深的孩子,他们在成长中为了寻求独立,会尝试用各种方式来抗拒与父母融合,所以,在情感上产生了隔离。

另一种是,在应该得到情感支持的年龄,比如婴幼儿、儿童或青春期,在本应该得到肯定、赞美、理解或爱时,没能得到,为了不让自己爱而不得继续受伤,就慢慢出现不跟父母交流,或无法真正把内心感受表达出来。

个别人在长大以后就会想到外地生活,与家庭保持空间距离;或者不与父母交流,在心灵上建立起藩篱;个别人或者会用自我欺骗的方法切断与家庭的实际接触。

家庭关系中,如果父母与祖父母之间存在情感隔离,那么他们与其子女发生这种隔离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在情感上无法得到满足的孩子,有些人在成年之后还没产生真正的情感隔离时,会时不时跟父母表达,如果长久得不到正面的回应,时间一久也会产生一种:我怎么表达都无法跟你产生情感上的链接。子女在情感上受到伤害,为了不让自己持续受伤,也会开始产生情感隔离。

第三方面:父母没有,只能给自己“有的”。很多人无法理解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会那样,在我20年的咨询中,总结出来并得到了很多的证实:在父母总说扫兴话甚至说反话的外表下,容易让子女产生情感隔离的背后,是父母在情感回应能力上出现了问题。我经常说,在亲子关系中,我们最需要给孩子的爱,最主要来源于四个:

第一个:行为支持。比如,小时候照顾吃喝拉撒,大一点接送上下学,包括日常有质量的陪伴等等。

第二个:物质上的支持。比如,日用品,衣物,学习用品,报班学习,给零花钱等等。

第三个:情感支持。比如,被认同,被肯定,当状态不好时,能被理解、包容或允许有空间调整自己,有恰当的情感回应等等。

第四个:精神支持。遇到重大挫折时,能倾听,给予引导,能帮助他们看到问题的多维度甚至能跳脱出来看自己或看困难,拓宽心理空间等等。

但我们都知道,其实在我这一代“70后”,我父母那一代“50后”,爷爷奶奶那一代,更多是在求生存、求温饱的年代。别说情感或精神方面的回应与支持,多数人都是在行为与物质方面很匮乏的环境中成长,所以,他们本身在情感与精神上就极少甚至是没有。

个别人甚至在棍棒底下长大,被粗鲁对待,他们的情感回应不是柔声细语,所以,要么给不了有温暖有爱的回应;要么用当年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子女。我曾听到个别父母很无奈地说:“我已经不用当年父母对待我的方式去对待我的孩子,我知道打不好,所以真的是忍着不去打,但还是无法做到有耐心。”

有句话:“我们无法给别人自己本身就没有的东西。”父母本身也没得到过或根本就没有,也就很难给予子女。所以,有时父母会说一些扫兴的话,说反话,哪怕觉得是为你好,他们也没觉得是在伤害你,这种情况多数不是他们故意,而是他们根本没有爱的能力或错误地把以伤害你的方式当成一种爱,其背后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曾经也是这样被对待。

第四方面:不习惯甚至是害怕跟你太近,所以用扫兴的话或反话把你推开。原因是他们没有得到过很真实很正面爱的表达,所以,会不习惯用正面的语言去表达,在他们的内心会不知不觉感受到,一旦用太亲密的话跟你相处会觉得很不自在,这种不自在背后隐藏着一份深深的渴望,他们内心深处其实也是很希望亲近,但却羞于表达,可当你说的话跟他们很亲近,很直接要“索取”爱时,他们就会自动反弹,说一些扫兴的话或反话把你推开。

说到这里多少有点感慨,在家庭关系中,相信每个成员都希望把日子过好,彼此相处好,能既愉悦又亲密地相处,但每个人的性格、思维、表达方式,甚至是上一辈带着上上一辈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下一代。

当然这种影响肯定也有好的一面,但不好的一面也会毫无保留地“传”下来。而身为晚辈也有自身的需求与需要不断成长的地方,同时身为这一代人,时代所带来的影响与压力让他们内心的匮乏感很强,这种两代甚至三代人彼此的不同所带来的冲突,想要把日子过好,需要每个人都有一种学习力与觉察力,除了反省自己以外,也需要多一些包容与理解。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