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窗外发现了一处马蜂窝,能否帮忙处理?”“楼下花园的美人树上挂着个很大的马蜂窝,希望及时处理”……在市区万科城璟园一名楼管的微信聊天记录里,光是这一个月,就收到了五六条关于马蜂窝的求助信息。每年夏季,频频发现的马蜂窝常令市民见之毛骨悚然。
夏季多发
“夏季是马蜂活动筑巢集中的时节。它们常选择在光照充足、通风较好、遮风挡雨的地方筑巢。居民楼的阳台、屋檐便成为它们的筑巢聚集地。城市绿化植物的生长旺盛也为马蜂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因此近年来在城区发现的概率也逐渐增大。”8月16日上午,漳州市黎明蜂患处理中心负责人许渊道接到求助,前来万科城璟园义务摘除马蜂窝。这一天,他要奔走于市区10余处小区、学校及单位,逐个消除马蜂隐患。
“最多的时候一天得摘十五六个蜂窝。”据许渊道介绍,自2023年9月捕蜂队成立以来,已在全市范围内公益处置摘取蜂窝警情1100余起。夏季高峰期每月处置数可达260余起。
专业处理
漳州市黎明蜂患处理中心是按照《漳州市健全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在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导下,经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登记的全国首支民间公益捕蜂救援队伍,已纳入市119应急救援联调联战体系。
“这次要摘除的马蜂窝悬于20米左右高处,操作还得在高空作业车的协助下完成。”身着重达8公斤全封闭防护服的许渊道登上高空作业车升降平台,用手势与作业车操作员交流。喷药、套袋、铲窝、封口……到达指定位置后,一系列操作熟练紧凑,不到10分钟便将一个半径约20厘米的马蜂窝取下。闲散的几只马蜂在马蜂窝原悬挂处徘徊,但很快便消散。
据许渊道介绍,有些马蜂窝筑于高空作业车无法达到的城市高层居民楼,还需要居民配合拆除防盗网,在阳台直接操作或借助人字梯进行摘除作业。
高危提醒
值得一提的是,马蜂危险性极高,甚至能危及性命,令人闻“蜂”丧胆。记者从漳州消防部门了解到,马蜂的毒针中含有两类毒素,分别是神经性毒素和溶血毒素。被它蜇到后,便会引起人的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如果蜇到血管处,更有生命危险,对过敏性体质的人来说尤为可怕。
“马蜂是肉食性昆虫,会在其蜂巢周围5-10公里范围内觅食。但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若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家中也可常备杀虫剂,遇到马蜂时可对其适当驱赶。”漳州消防部门提醒市民,如发现马蜂窝一定不要擅自捅窝,可拨打119、110或联系专业人员处理。如果是在野外作业或游玩时不小心招惹了马蜂,可趴下不动,用衣物保护好身体裸露部位,千万不要乱跑,以免造成马蜂群追击。 ⊙本报记者 李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