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爱霖 文/图
福船山遗址位于漳州市芗城区芝山街道康山村岭下自然村西100米处的九龙江畔,比河床高30米。现为漳州城区西部的西湖生态园中一座湖心岛,属于生态园重要景观之一,为漳州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福船山原名覆船山,因其形如一艘倒扣的船(覆船)而得名,现已改名为福船山,寓意着漳州福气满满。于1988年,“覆船山遗址”被列为漳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西湖生态园重要景观——湖体核心区的湖心岛,即现在的福船山,总面积约60亩,略呈长方形的山头,相对海拔约100米。在建设西湖生态园时被完整保留、保护起来。站在西湖西岸远眺,只见福船山被湖水环绕,阳光下水光潋滟,山体森林茂密、芳草萋萋,自然野趣的植被成了特色生态景观;建设生态园时山体又披上新绿装,种植了相思树、朴树、凤凰木、南洋楹、鸡冠刺桐等本地树种,山体入水的区域种有黄金宝树、美人蕉、柳叶马鞭草、大花萱草等亲水植物,地被上种了成片不同季节盛开各种颜色的花草,营造四季有花的美丽景致,此外,还种有杨桃、芒果、杨梅、桃金娘等果树,来吸引鸟类栖息繁衍,白鹭和其他鸟类不时在湖面上飞舞觅食,打造自然与现代和谐共生的特色生态系统,成为错落有致、悠闲美景的绿洲岛。
对于“覆船山”有一个传说,此处原来是一片泽国,从九龙江驶来的两艘大船在这里相撞沉没,后来就变成了两座小山,其中一座酷似倒覆的船只,即得“覆船山”,展示了造物主真奇妙。这一独特的“覆船山”遗址,更增加了西湖生态园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我们留住遥望远古的乡愁。
据有关史料记载,遗址于1958年发现的,面积约1800平方米,曾做过简单试掘,后又进行多次复查。局部文化堆积层含大量淡水贝类河蚬壳,及少量铜锈环棱等淡水螺壳和料疆石、红烧土等,属漳州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文物工作者在福船山所采集到的遗物有石器、打制石片(火山岩)、陶片、兽骨、贝壳、贝壳固结物等。其中石器有锛等,陶片有夹砂红陶、夹砂灰陶,其陶质松、火候低、表面粗、孔隙多,厚薄不匀,纹饰有曲线贝齿纹、篮纹及素面等,可辨器形有罐等。其年代推测为距今6000年之前。
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我们的原始祖先曾靠贝丘之类生活,当时生活简陋古朴,却发挥原始的智慧,勤劳、艰辛而作,而今为我们以物质的形式顽强地留存下来那些石锛、陶器、贝壳等生活和生产遗物,它们有的黯然沉睡在冰冷的地层中,或地底下若干年,今被一批批慕名而来寻求远古文明的文物工作者挖掘、采集唤醒了它们,去解开几千年前文明的密码和记忆,以呈现先人的生活、生产图景和闽南千年的文明史。
因此,生态修复保护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让福船山成为一个学习自然科普的好地方,让市民和游客流连忘返。
几千年后的今天,以遗址为核心建造了别样美丽、魅力的西湖生态园,与周边的一个集文化教育、智慧商务、全域旅游、高端社区及现代服务配套于一体的区域构成漳州城区西部活力片区,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生意“四生”融合,使周边居民福气满满。现在的西湖生态园属于现代化风格公园,总面积近5平方公里,西、南倚九龙江西溪、与圆山隔江相望,向东直通市中心。园区风景水清岸绿景美,绿色如歌,花海如诗,秀气灵动,波光艳影,亭台楼阁美不胜收,比古代的皇家林苑有过之而无不及。除福船山景观外,西湖生态园还有合宝楼、林氏耕礼堂、松柏山遗址、月波青堤、日昇广场、康山乡舍、雨水花园、童趣乐园、生态之心、山地花园、烟霞上坂等景观(包含12处历史文物古迹和19处宗祠、古民居等老建筑和场地),沿岸种植了三角梅、青梅、紫荆、香樟、高山榕等数十种亚热带常见植物和灌木,有四季如春、如诗如画的生态之美,给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多美妙的观赏和体验。白天漫步西湖,看碧波荡漾;夜晚闲游西湖,可见“二十四桥明月夜”闪耀着星星点点的五彩景象,充满诗意与浪漫,成为网红打卡点。
如合宝楼景观,具有浓郁的漳州特色,是展示漳州文化民俗的窗口,向世人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厚重,使市民、游客找到文化共鸣。楼院内有一块420多年前的,长约1.99米、宽约0.43米、厚约0.12米,刻有“康山西义学”五个苍劲有力大字的石制校牌。据考证,这块校牌是在合宝楼林曾公官厅内发现的,可能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块石制校牌,也印证林曾公官厅曾是当时义学的所在地。这不仅填补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一个空白,对于研究漳州地区乃至闽台的文化教育史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林氏耕礼堂景观,也称林祠巡安,建筑主体保持明代风格,堂内悬“进士”“参将”匾,双柱镌对联“进士道台功德备,武官参将勇忠全”。曾是康山村学子进京赶考必经之路,也是最为热闹的林曾公巡安踩街活动的起点,保留了乡韵,传承了文化。
松柏山遗址也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址,为商周“浮滨文化”至唐宋时期人类的生活遗址,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2021年3月被列为芗城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也出土较多陶器,如夹砂灰陶片、灰硬陶片等,陶片纹饰有斜篮纹等。在遗址内残墓出土石矛一件和黑衣灰硬陶尊、夹砂红陶豆、夹砂红陶罐等。遗址局部含有贝壳堆积。
月波青堤景观,是一条青堤横卧西湖,如长虹卧波。一座极具闽南传统建筑风格廊桥屹立其中,乡愁悠悠;站在廊桥上,可远眺九龙江,远山如黛,古渡犹存,湖面暮色缥缈,满目尽绿,清风徐来,让人宛如沐浴在水烟清波之上,心旷神怡。
日昇广场景观,日昇广场名字取自日昇楼,是生态园景观核心区主入口,是日昇楼文化线索的水边延伸,是观赏西湖生态园、水秀舞台最佳观赏区,是连接城市阳台的纽带。广场北侧建有一座立面流水曲线造型的观景平台,展现灵动、柔美的建筑线条。通过日昇广场、月波青堤、福船山这一山水轴线,展现漳州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向市民、游客宣扬漳州的魅力舞台。
山地花园景观,其独有的景观魅力是多变的空间和层次丰富的山体轮廓,将生态、人文、科创等元素共荟一园,是市民、游客休闲娱乐、漫步的重要场所,展现漳州西湖的生态与律动,成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