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6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3版:文化走廊

刘绍棠的自知之明

⊙唐宝民 文 弘艺 供图

刘绍棠

人贵有自知之明,著名作家刘绍棠就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身为著作等身的作家,他不像有的作家那样头脑发热——什么都敢写,而是知道自己不能写什么。

北大的一些老先生曾经找过刘绍棠,让他写一写北大,但被刘绍棠拒绝了,他在文章中记述了事情的经过:“从1957年我离开文坛,到1979年重操旧业,我二十二年跟田夫野老、乡女村妇朝夕生活在一起,远离高等学府的知识分子生活,对高等学府的人和事已经不熟、不通、不懂,写出来也就不像。王力和朱光潜先生生前都问过我能不能写一写北大,写一写他们那一代的老先生;我自知无能为力,未敢从命。我在北大‘串门’时,王先生五十四岁,朱先生五十六岁,都比我现在的年龄小。”

从另一件事情上,我们也能看出刘绍棠先生的自知之明,他是这样记述的:“我想建成自己的乡土文学创作和理论体系;即创作上独树一帜,理论上自成一家。前几年有个出版社甘愿赔钱出版我的文集,虽然礼遇甚高,盛情可感,但是被我婉谢了。人多少得有点自知之明,我的作品不值得全部保存下来,也不可能全部传留下去,何必浪费纸张,出乖露丑?”

刘绍棠先生的自知之明,不仅体现在他对自己写作领域的清醒认识上,更展现了他对自己作品的谦逊态度。他深知,作为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是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创作,不盲目自大,也不过分谦卑。正是这种自知之明,使得他的文学作品更加贴近实际,更加深入人心。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