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4版:读者

真扫码 假付款 已有商户中招“0元购”

买东西消费,掏出手机对着二维码扫一扫,就能轻松付款。然而,这个“赛道”也被钻空子的人盯上了。近日,市民许女士向本报反映,自家经营的便利店,多次遭遇顾客假装扫码付款的情况。

“他们都是一边扫码操作手机,一边往外走,等人离开之后,我们才发现其实并没有付款。有时正好有多人同时在结账,更难注意到。”许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店里装有收款到账的音响提示,但有时候会以为是网络延迟而没提醒,等发现确实没有付款后,顾客早已溜之大吉。甚至有小朋友拿着以前付款记录的截图,假装已经付款。虽然被“逃单”的多是饮料、香烟、零食等,但多次积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据了解,假装付款扫码逃单的行为,根据其涉及金额的大小和行为的性质,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或者刑事处罚。如果涉案金额较小达不到一定金额,可能涉及行政案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达到一定数额或者多次采用同样手法,可能涉及刑事案件中的诈骗或者盗窃等罪名。

警方提醒,已开通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支付平台的商家,要开启“收款到账语音提醒”功能,及时查看收款信息,确认接到收款提醒后才让客户离开。如发现有类似行为,可第一时间报警。

■本报记者 肖颖婧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