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6版:九龙江

读书,守住一辈子的幸福

▱林永德

当鞭炮炸向天空的响声和空气中缕缕的火药味,给节日的农村增添了热闹气氛,旧书刊卷作的炮仗瞬间散作满天星,如雪花般纷纷飘落,铺满门口的地面,旧书刊在人间的最后下场竟然如此悲壮。不够上学年纪的我,好奇地捡起地上一片小小的纸屑,看看纸面上到底印的是什么。方方块块工工整整一行一行排列有序。那时的我是多么希望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图画书。

记得上学时,我们逃课去挖桃苗或捡废品换钱,再到县城的新华书店购买连环画或故事书。走进书店的大门,我们像蜜蜂一样带着飞翔的翅膀,从一朵花飞往另一朵花。一朵花一个王国各有各的蓓蕾、颜色,和触碰心灵的电波。一本书就是一把开启人生的钥匙,一本书让我们爱上了这苍茫人间。

20世纪90年代初,我初登讲台时微薄的薪资在应对生活的重重琐碎后已所剩无几。每一分额外的开支都要精打细算,然而当看到书店里蔡东藩先生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我却毅然决然地倾尽整整一个月的工资购买了一套。这套书还是县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通过请示她的上级领导,经领导同意后打折优惠才让我欣然购得。这套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封面质朴而典雅,米黄色的封面宛如岁月沉淀的底色,在光影的轻抚下,闪烁着神秘而诱人的光泽,仿佛是历史发出的无声召唤。我怀着敬畏与好奇交织的心情,轻轻翻开书页,蔡东藩先生通俗而又不缺典雅、简洁凝练而又极具生命力的文字,恰似一股清澈的溪流,潺潺地淌入心田,引领我穿越历史兴亡盛衰的变幻时空。这套书不仅仅是我书架上的珍藏,更是我人生旅程中的良师益友,让我从历史的智慧中寻找慰藉与力量。

20多年前我开始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过6年坚持自学和考试,获取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文凭,同时获评副高职称,以及通过业余创作多篇文学作品获奖和发表而加入省级作家协会和中国散文学会。读书和创作对工作没有什么耽误是得益于书的关爱,教学相长而务求正业,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羡慕当作家的人却成为一名忠实的读者,一个渴望当网红的人却成了一名忠实的观众,世事难料啊。可我一日不读书便觉得生活少了滋味,一周不逛书店就觉得浑身不自在。书是精神食粮,是灵魂的给养,是智慧的源泉。书店是智慧的殿堂,是文化启蒙的摇篮。我是书的忠实粉丝,一本书一杯茶一盏灯,读书是一种幸福,从每一个与书为伴的日子开始。读书是一辈子的修行,努力让自己做一个“读书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增加,我开始溯源“书”的前世:传说汉字从仓颉造字开始,汉字演变是书画同源表意体系的化繁就简,而载体从陶土、金石、甲骨、丝帛、竹片、纸张到屏幕不断地更新。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读屏时代,我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设备的屏幕散发出的幽光,吸引着无数读者沉浸于虚拟的数字世界,海量的电子书籍、新闻资讯、短视频等内容,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充斥我们的生活视野。尽管如此,现实的书店还是人类文明社会前行路上不可或缺的驿站,它在不断重生,继续在传播知识、传承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些安静的角落里,依然还有那么一群人,钟情于纸张的质感和纯粹,享受着翻阅书籍时的那份宁静与惬意。他们明白纸寿千年,纸张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字与图像,更是一种文化的温度,一种历史的传承。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